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对原时空的杨广也是了解过的,长期克制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现在的杨广没有不臣之心,并不代表以后也没有。     刘毅要想彻底收服杨广,或者说杨氏一门,就必须恩威并施,松弛有度。     适当放手让杨广或杨氏去施展抱负和才能,或许更能收获杨广或杨氏的忠心。     不管怎么说,刘毅虽然心中忌惮杨坚,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这个时代的弘农杨氏是传承了十多代的金碑公侯之家。     而且,杨坚的长子杨勇曾经与原刘毅一起出生入死过,人品和忠心毫无问题。     杨坚是权臣不假,北疆十三个郡的郡丞都是他推举的人也不假,然而这些郡丞上任以后,目前还没有谁干了违法乱纪的勾当被人举报。     此外,最重要一点,杨家对军方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历代杨家子弟大都从商或从政,少有从军的,杨勇算是特例。     多年以前,汉圣祖立法对公侯贵族c地方豪强进行了诸多的限制,比如官绅一体纳粮c强制分户c继承爵位必须考试等等,所以到了今天,那种能与皇室分庭抗衡的世家大族早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当刘毅搞明白如今的大汉朝不存在世家大族的时候,他对杨坚的忌惮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强烈了。     就在这时,杨广躬身走了进来,禀告道:“启禀陛下,朱法尚c虞世南c郭文正殿外求见。”     “带他们先到殿后偏院休息!”     刘毅知道,一定是右帅韦孝宽昨天奉他的手谕,致电北疆战区总部,命令这三人连夜飞回来的。     “喏!”杨广领命退下。     目送杨广离开后,刘毅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杨坚,接着往下说道。     “昨日朝议,兵部奏禀樱南郡武备请求朝廷派巡检组,前去调查赈灾官员贪赃枉法之事,朕让你征求政事堂诸位尚书的意见,拟一份巡检组人员的备选名单,有这事吧?”     刘毅也没有让杨坚久等,而是直接说出了他对杨广的安排。     “朕欲派侍中杨广前去樱南郡,负责灾后重建工作,疏通水道,开凿运河,修建水渠,以工代赈!”     杨坚听到刘毅的下半句后,目光之中果然焕发了神采,脸上的懊悔之色也瞬间消失。     “陛下圣明!”     杨坚高呼一声,紧接着就起身,朝刘毅拜了下去。     刘毅偷偷看见,喜怒不形于色的杨坚,在低头之时,破天荒的把满心欢喜流露在了脸上。     依汉律,政绩乃是文官获得国功值的唯一途径,而国功值等同军功。     吏部下设有好几个行政署,其中考功署的司职之一便是统计天下文官的政绩,按照政绩与国功值的转换标准,为每一位文官核对记录国功值。     当文官累计到一定额度的国功值后,将会获得对应的爵位。     只不过政绩有大有小,国功值的累计也异常缓慢,很多文官终其一生也难以靠国功值获得最低等的封爵,顶天了也就是一等赐爵。     当然,凡事都有特例,在汉帝国,最快最容易获得巨大政绩的政务工作有好几种,而主持灾后重建工作便是其中之一!     杨广上任后,只须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守着灾后重建的工程,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载,就能在灾难过后的废墟上为樱南百姓建造出新家园,做出一番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天子朝臣皆有目共睹的成绩出来!     杨广从小就对开凿运河,修建水渠有着非常大的兴趣,而且杨坚曾经担任过工部侍郎,对于灾后重建与以工代赈之事甚为熟悉。     只要杨坚对杨广稍加指点,派人从旁边协助一二,数年之后,杨广借此功劳而平步青云,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朕看,这巡检小组的组长,就由杨广担任吧!至于其他的成员,尽量多选年轻人,只有多给年轻人历练的机会,对他们多加培养,朝廷才能有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