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下面前人写道,“臣子之于陛下也。”张沐在下面写到“如君言,满朝文武皆为帝王妾乎?”薛宝钗抿嘴笑。又有长歌行一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前人“贤君圣明如此。”张沐“先生可敢解下句。”下句不就是“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薛宝钗看向下句,那人果然无解,张沐倒是说了句“万物自有时,何来悲喜,庸人自扰而已。”薛宝钗又笑了,张沐的嘴可真毒,这一句话就把大半文人墨客骂了去。一页页翻过,看着张沐隔着时间,在一本书上和那先人拌嘴,宝钗觉得分外有趣,看一篇,笑一会。不知不觉间,下午就快过去了。

    木兰辞,薛宝钗心里默念了一遍名字,还不等开头,那先人就骂“女子投军,不尊礼节,不守妇道,何敢为辞”张沐回道“女子从戎,保家卫国,男儿无能,苟且偷生,君何敢言。”这一篇,张沐注解最多的,不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凶险战场,也不是最为人诟病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而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张沐写的颇多,自当时的军户制的不合理,到百姓的生存状况,最后道“若为乱世,愿为木兰”。薛宝钗沉默一阵又笑了,尽说昏话,只这一句若为乱世,传出去就是祸患。何况他又不是女子,这句话该她说才是。

    沉吟一阵,将书本又放了回去。想着帮他把书架整理了一番,不期看见书架最里面有个砖是活的,宝钗犹豫一阵,觉得不该动张沐的东西。不过张沐也说过,这里的东西随便她用的。而且自己除了是重活一回没告诉他,其余的底都叫他知道了,自己却还半点不清楚他的底细。这般想着,薛宝钗将那暗格打开,里面却是个小箱子,书本大小。打开来,里面放了几个防虫的香樟丸,还有一张纸。莫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件?可看着纸张,应该是有些年份了。薛宝钗将那张纸打开来看,上面只写着一首古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薛宝钗没看完,把纸张小心翼翼的折好,放回箱子,将箱子放回了暗格,搬起那块砖堵上,又拿书本掩住了。做完这些后,薛宝钗才发现脸上凉凉的,拿手一抹,湿漉漉的。那字很漂亮,只是没什么力气,有些地方还断墨了,怕是病重时写的。写字的人是张沐的母亲吧。薛宝钗叹气,站起身,冲着暗格的位置行了礼,“伯母安歇,宝钗无意冲撞,请您见谅。他现在很好,以后也会很好,请您放心吧。”

    灵儿一直在门口坐着。日暮西沉,华灯初上,灵儿坐的腿麻了,起来叫姑娘。抬头却被面前的景镇住了。

    “姑娘,姑娘,你快来看,不用下来,打开窗子就能看到。”

    薛宝钗听见呼喊,还以为灵儿出了事,急忙打开窗子,看灵儿无事,才朝着灵儿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看就怔住了。

    日暮昏黄之下,那三座灯楼莹莹的发光。夕阳一点点沉下去,灯光一点点亮起,等到夜空发蓝,淡黄色的灯光在空中散开,柔和温暖,照亮了一方天地。

    薛宝钗恍惚想起张沐说的,他当初上京,选择了清虚观落脚,为的就是这三座灯楼,能让人心静。

    金陵。

    今天张沐很是清闲,捉到了宁远,接下来的事就不是他能处理得了。昨天飞羽卫已经来了,从他们手里把人接走了。现在张沐还在,是因为薛宝钗给的那两个田户不好处理。

    他们是帮了不少忙的,落脚的地方,金陵的铺子,街道,还有掌柜伙计的身世,都是他们办的。可他们是叫蒙在鼓里的,薛宝钗的意思是不教他们知道为什么做,也省的他们胆小坏了事。可也得有个理由让他们去做事,这些张沐统统推给谢邵,自己则在金陵闲逛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