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卫公子急忙忙的跑到了西门,果然看到贫民区的百姓排着队将自家的麦子装在篓子里卖给前面的商人,定睛一看,不正是负责城外难民营的皇子刘辩的家臣太子舍人谢行么?     卫公子心中一喜,时间就是金钱!趁现在没有人发现这个赚取的法子,卫公子赶忙坐车赶回家中,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父亲。     卫家管田庄的旁系可并非只有他一个人。作为幼子的他颇得老子宠爱,虽然老子卫龙越来越不喜欢有些迂腐的兄长,可是要打破家规,把作为长子的兄长继承的位置挤下来可还是难度颇大的。     为此,卫龙特意偏心的找卫家族长立下规矩,谁能为家族立下功劳,谁就担任卫家下任田庄管事!     以后是吃香的喝辣的,继续披着卫家的皮威风凛凛,还是拿着点小钱犹如丧家之犬般的在家乡苟延残喘的活着,就看这一搏了!     在商量了半个时辰,卫龙亲自看到了收购现场后,卫公子卫蛟拿着卫龙悄悄挪用家族的田契找到了洛阳城有名的高利贷商人张行!     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有高利贷?     高利贷可是一项古老的事业,吕不韦的家族中,发家致富的一项巨大的收入就是高利贷!     在战国春秋那个混乱的年代,高利贷商人不仅仅给贫民百姓提供借钱业务,还向国家放贷!秦末项羽手下的四大猛将之一英布早年就是给高利贷商人做打手专门从事收高利贷的。     在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中,朝廷在慌乱中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付给出征将士们。就准备向高利贷商人借贷,但是高利贷商人在评估了风险之后,居然拒绝向朝廷借钱,朝廷也居然毫无办法,也没有强迫商人借钱。最后只要长安有名的高利贷商人无盐氏借给了朝廷上万金!     其后,也知道事情的发展,朝廷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如数还给了无盐氏借贷的钱和利息。     每一个高利贷商人其背后必然站着巨大的掌权势力。而张行的背后站的便是他的哥哥,十常侍张让。     卫蛟捧着大把大把的钱,手上有些颤抖,这是一场豪赌啊!     但是华夏的商人从来不缺豪赌的勇气,丝绸之路的商队,川滇的茶马古道上哪个不是走着华夏的商人。     卫蛟不仅让家族中的佃户甩卖自己的麦子,还亲自上门从其他还不知情世家洽谈到以市场价高于一成的价格收购麦子,在谈到第十家李家的时候。终于,刘辩收购麦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卫蛟遗憾的从警惕万分大呼幸运的李家走了出来。     能谈到这么多,已经出乎卫蛟的意料之外了。等到他感到粮食收购点时候,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一边的巷子里出现不少熟悉的声影。     大家都很聪明吗,消息一传开,谁能和值钱的小可爱为难呢?去年的收成不好,地主家也缺钱啊,既然大慈大悲的皇子殿下要接济一下平民百姓,那就也顺便接济一下我们吧!     在他们看来,让佃户伪装成平民卖麦子已经是对刘辩最大的尊重了。     各大有田有庄的世家纷纷把自己家的麦子全部倒腾到此处。     和卫蛟签订了收购协议的世家知晓情况后,气的是捶胸顿足,转眼赚两层的买卖,谁看着不眼红呢但是也无可奈何,古人是十分注重契约精神的。     汉高祖刘邦和关中老秦人所立的约法三章到现在依然有效果。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个宪法契约汉朝人准守了四百年,就算是贵族王侯将相犯事,史书上也不绝的记载,毫不留情的执行。     其实只要粗略一查便知道实情,但是收购麦子的人似乎一点也看不见担出几车麦子的平民百姓家哪有那么多麦子,依然大开门户。     甚至为了照顾那些大户还让他们先称量,再给钱,而且不管来多少收多少。惹得洛阳城的粮商也加纷纷入了这场“盛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