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的朝堂之上,天成皇帝慕容剑恒稳稳的坐在宝座之上,大臣们文东武西分列两厢,宁王慕容剑辰挨着皇帝不远处旁坐,他则以储君的身份上朝议政。皇帝手扶龙书案,端坐在龙椅上稳如泰山,一脸严肃,不怒而自威,他扫了满朝文武一眼,大臣站在那里手捧着象牙笏板目不斜视,同样也是一脸严肃。皇帝不先说话哪个大臣敢言,故一开始整个朝堂之上则是鸦雀无声,空气里弥散着紧张的气息。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方缓缓开口,“诸位爱卿今日早朝之上朕首先要跟大家宣布一件最新决议。”皇帝故意顿了顿,扫了大臣们一眼,此时大臣们个个都竖起耳朵里专心的听皇帝接下来的话,“朕昨日在朝堂之上就与诸位臣工商议关于选派钦差大臣去济南府查办梁明贪污一案,因为各方意见不合,故没有马上做出决定,经过朕和宁王的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选派刑部侍郎刘忠和为钦差大臣携带天子上方宝剑去济南府钦查梁明贪污一案。刘忠和他志虑忠纯,铁面无私,朕甚信之。”皇帝此言一出低下的大臣则是表情各异。
太尉钟离明仁闻听皇帝选派的钦差大臣居然是那执法如山,不畏强权,六亲不认的刑部侍郎梁明顿时她不自觉的倒吸了一口冷气,可马上就平静了下来,“启禀皇上臣有本上奏。”这个时候从文班里走出来一个中等身材的年金四十的官员,钟离明仁一看此人甚喜,“御史中丞你有何本要奏?”皇帝一脸严肃的问走出来的男子,此官拜御史中丞,姓刘名进,字含章,他是太尉钟离明仁的得意门生,“启禀皇上,那刘忠和母丧,理应回家丁酉,断不可委派他去地方做钦差。”这刘进当然是站在钟离明仁和端午那一边了,故拿着刘忠和丧母为由大大做文章,自知理由充,故表现的义正词严。这刑部侍郎刘忠和因给皇帝递交了辞呈,故在家等待着皇帝的批准,今日没上的朝来。
那刘进话音刚落一直沉默的宁王双眉一挑,居高临下的扫了对方一眼,面无表情道;“刘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本王与皇上怎会疏忽这一点,故让刘忠和夺情,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刘忠和夺情主位爱卿可又异议?”宁王后来的声音就微微提高了一些,语气里没有一丝的温度,带着那无可抗拒的威严。
满朝文武闻听要给刘忠和夺情,这也合情合理,自古都有这种制度,故都不敢多说什么了,这钟离明仁等新增甚不快,可看皇帝和宁王那架势是态度坚决了,故也不敢在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了。
皇帝见许久大臣们都不言语,最后把龙书案轻轻的一拍,一脸郑重道;“既然主位爱卿无异议,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选刘忠和为钦差大臣到济南府彻查梁明一案,那梁明备受朝廷期望,可是他居然不思报效朝廷,却依仗自己的权势和背后的关系在地方上胡作非为,这种行为朕绝不姑息,一旦查实必会严办。”皇帝双眉微立,字字都透着威严与冷酷,而他的目光则别有深意的瞅了一眼太尉钟离明仁。
散朝之后宁王随着皇帝来到了御膳房,让太监传唤刑部侍郎刘忠和入宫见驾,大约两柱香不到的功夫太监就领着刘忠和来打了御膳房。
刘忠和来到御膳房见皇帝与宁王一脸严肃的坐在上座,他忙抢步上前,撩衣服跪倒在地,“为臣刘忠和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参见宁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他声音浑厚低沉,然字字都是掷地有声,透着那么一股子力量。
皇帝和宁王都面带亲和的注视着面前的刘忠和,此人一身管跑,身高七尺上下,白镜子的脸庞,也就三十岁上下,细眉毛,一双眼睛烁烁放光,矮鼻梁,方海口,身瘦却依然甚是精神。
“刘爱卿快些平身。”皇帝语气威严道,刘忠和说了一声谢主隆恩,然后缓缓起身垂手而立,不不斜视,一脸的严肃。
皇帝看了一眼旁边的宁王,给了他一个眼色,宁王会意,他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