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了,在楚国当兵也是无上的光荣,不仅受到乡邻的尊敬,地方上每年都会抽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士兵家属的日常生活。

    其实,陆凤梧相当初也想参加武考,但最后没能实现,不是说他各方面的素质不行,而是受到了家人的阻止,因为参加武考的其中一项重要规定便是亲人签授权书同意才行,所以他的这个想法还没成形就被扼杀了。

    陆凤梧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一直跟着自己的二叔生活,他的二叔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年龄都比他年长,大哥陆平比他年长十岁,二哥陆安比他年长八岁,两位哥哥都在十八岁的时候参军去了边关,至今还没回来过,只是偶尔有家书回来。

    他的二叔也是因为这个,不想让他参加武考,陆家三个男丁总要留下一个养老。

    不过,好在陆凤梧也是明事理的孩子,并没有认为他二叔自私,相反觉得二叔很伟大,认为二叔这是在变相的保护自己,毕竟战场非儿戏,是一个极为残酷的杀戮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葬地,况且他也不想二叔一个人孤独终老。

    一个时辰后,庞大的考生队伍终于来学宫大门前,黑压压的一片,盛况空前,可以想见的前景,如果楚国和其余两国发生笔伐文战,站在这里的每个人写上几句话,也够秦王秦雄、洛王洛天林看上好几年,说不定还没看完便吐血身亡了。

    如潮似水的考生人群在学宫门前瞬间变得渺小起来,对眼前的景象,所有的考生都发出不同程度的感慨,更增加了几分心驰神往的急切之意。

    学宫的恢宏壮观的确令人叹为观止,同为古色古风的建筑,比之平阳王府,就如天之于地,江海之河溪。

    学宫的朱漆鎏金大门高足足九丈,宽足足五丈,镶嵌在门上的九排铜钉,每一颗都有人头那么大,这是正门,正门的左右两侧各有四个比正门略小的侧门,每个门口八根朱红色的柱子,每根都要五人合抱,往前走是九步一鼎五步一炉,炉生青烟袅袅,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肺,令人精神爽明,人站在檐下往上望,只能看到挑檐一角,根本看不到其貌。

    学宫正门上面悬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书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如龙腾如虎扑--文治武功。

    考生们在惊乎声中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带连廊的九层阁楼,说阁楼有些局气了,毕竟这可比阁楼大了不知多少倍,暂且这么叫。

    学宫建筑设计按五行之位而落,每个方位都有九层阁楼,高不可望,宽不可度,大有摘星捉月之势。

    每层阁楼的房间一百多间,每间房可纳八百人左右,房间里的书案清一色的梨花木,椅子统一的小叶紫檀木,桌上的文房四宝都是上佳的材质所制,纸就更不用说了,御用的宣纸。

    领队的卫兵们没有给考生们太多感慨的时间,各自领着考生们进去考场,陆凤梧和王景逸也在其列。

    陆凤梧对于学宫的恢宏壮观似乎没有太大兴趣,相反有些心神不宁,在考场落座时这种心绪也没得到任何缓解,反而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

    他的脑海里不自主的闪过之前在城门口和王景逸的对话,老是觉得不对劲儿,他做了一个简单的假设。

    如果王景逸父亲说的是真的,那把杀猪刀的确是非凡的宝物,为什么在王景逸来平阳城考试的时候把这个秘密告诉他,并把刀给了他。

    通常情况下,像这种秘而不宣的事,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讲出来,也就是生离死别的时候,难道说鹿台村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陆凤梧想到这里,突然怔住了,有一股心悸的感觉涌现心头。

    “喂,你这孩子发什么呆呢,赶紧答题!”负责在考场巡视的先生敲了敲桌子,好心的提醒陆凤梧,毕竟考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这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