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年后

    三娃和木头参加了一次会试。当然没中!罗姥爷的意思是让两个小的去见见世面,反正两家现在也不差那几个路费。

    锁娃的弟弟孙良才也参加了,勉强吊车尾中了。后娘得了信也不敢太张扬,这两年被锁娃爹管得乖了。倒是凭着举人儿子的身份,张罗着闺女的亲事。她的大闺女比锁娃小几个月,到现在都没定亲,她娘怎么不急。

    不过孙家的事罗兰不关心,只是当个闲话罢了。

    罗兰操心的是二丫的亲事。

    二丫到底和周海定下来了。廖掌柜的儿子大了,他闺女给弟弟说了户人家,两家都觉得不错,就把亲事了定了,前两个月刚成亲。廖掌柜本想退了铺子回家养老。罗兰劝说,他儿子才成亲,离抱孙子还早,回家也无事,不防多做几月,等儿媳妇有孕了再退不迟。

    “再说了,周海和我家二丫才定亲,得要秋收后才成亲。烦您再辛苦几月,等两个小的成亲才好一起守着铺子。”

    廖掌柜想想也是,这里回家也早了些,能多挣几个钱也是好的,遂答应了等周海成亲后再走。

    周海和二丫的亲事是廖掌柜帮着提的。这两年,除了周海娘郑氏,都把他俩当一对儿了。罗兰一直犹豫。郑氏把儿媳妇的标准从“公主”降到“大家千金”。就这样二丫也达不到她的要求。罗兰怕二丫受欺负,虽说二丫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可是人是婆婆,礼法上占先了。但是二丫就看上周海了。两年观察下来,罗兰也满意周海,至少不是他娘那种极品。罗兰只好托廖掌柜帮忙说亲。

    廖掌柜也是世故的,不说是女方家,只说自己瞧着两人合适,故来提一提。

    郑氏好歹想着廖掌柜是儿子的东家,说要和当家的商量一下,客气的送走了廖掌柜。

    回了屋郑氏破口大骂:“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儿这么俊秀个人物,岂是一个村姑能配得上的!气死我了。”一边说还一边把桌子拍得啪啪响。

    周海一旁听着,等郑氏不骂了才说:“儿子听说李家的兄弟都是能读书的。”

    郑氏听了若有所思。

    周海又说了:“儿子还听说,李二婶婶最疼女儿,儿子都靠边。前头李家大闺女出嫁,都陪嫁了个院子。”

    郑氏沉思了一会儿。她虽嘴上说着“公主”、“大家千金”之类的,可是周家连“大户人家”的边都沾不上,更何况娶人家的姑娘!自家只是过得去,不见得多好,凭的就是儿子能干。一年两年的儿子大了亲事还没门,郑氏又不愿意将就,说不急那是假的。再一想,李家确实是不错的人家了。家境殷实兄弟争气,其实比自家强多了。只是倒底和期望的差得远了。

    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周海看着郑氏的脸色,看时机差不多了说:“那儿子就让掌柜的到李家说说去?”

    郑氏好半天才轻轻点点头,周海忙出门去了。

    周海性子机灵,就喜欢二丫活泼灵动生机勃勃的样子,见着其他小姑娘,总嫌人家死气沉沉的。唉,周海啊,二丫她娘都嫌她烦,就你觉得她好哦!人家女孩子家家斯文秀气,让你给说成死气沉沉了!

    所以说周海和二丫,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了!

    接了廖掌柜的回信,罗兰赶紧请了花媒婆来把亲事定了。罗兰觉得以后麻烦李大嫂的时候还多,定亲的事就请了罗家两个舅妈帮忙。

    郑氏也识实务,亲事也是实打实的,她就拿了十足的诚意来办。

    可是她自认的“十足的诚意”,也让人吃不消。

    回到李家,罗大舅妈便说:“累死人了。二丫啊,你怎么看上周海了,郑氏不好相处啊。”

    郑氏自己以为给了亲家面子,可是她鼻孔看人的样子实在讨厌。要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