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罗兰一回来,大丫就跟着她进了东屋,压着兴奋小声跟她娘说:“娘,我跟锁娃哥说了。锁娃哥答应了!”

    罗兰愣了下:“真的?他怎么说的?”

    “锁娃哥说,那房子就当借您的钱买的,以后会一定会还的。”

    “也好,这样我也放心了。”罗兰说,“你也该准备起来了。”

    大丫听懂了,不好意思喊了声:“娘!”跑了!

    锁娃那里没问题了,就差老宅里的两位老人了。不过罗兰觉得那也好办。那么就要准备大丫的嫁妆了。

    罗兰开始算家当了。

    罗兰到这里四年多,还是有些成就的,起码家里的资产有增无减。院子两个,良田有五十亩,山地五亩,整银三百四十两,碎银子十多两,首饰多了几件,多是小姑娘戴的,罗兰没给自己置办。

    孙家的院子给大丫,良田十亩就好,押箱银子到时候再说,大丫首饰都给她。其他就不多给了,不然真伤了锁娃脸了。锁娃勤快脑子灵活,大丫有手艺,罗兰不担心他们两个。

    孙家走的时候大件家俱都没带走,罗兰打算把旧家俱搬到其他屋里,新房全用新家俱。算算也要不了多少钱,交给大丫安排吧,总要她自己用着方便。

    唉呀,这几年大丫只顾着学刺绣了,都没学管家理事。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还有以后单过了,那人情往来也要理起来。这些大丫就不如二丫,得跟二丫学着些。

    大丫的事安排的差不多了,罗兰再理了下家产。家里这些东西,看着是不错,在村里也算上等。可是家里娃娃多啊,一个个长大成家要花不少钱,三娃和六娃都要读书,总要考个功名,要有本事当个官什么的,花钱更多。所以家里这些根本不够看的。

    三娃这些年在他姥爷处念书,花钱算少的,几年下来也花了近100两,当然伙食费为主,文房四宝也花了些。在外念书穿着打扮也不能差了。再过两年六娃也要念书了,这些开支更多。李大嫂不止一次说,他家木头一年的开销,比他家所有人加一起来还多。

    要攒钱就要“开源节流”。 “节流”的话,二丫做得很好了。现在家里由很是知道“柴米贵”的二丫当家,那是能省就省,有时罗兰想干点啥,二丫都不答应,说浪费。不过家里几个小的有啥要求,二丫都是应的。唉,好像我才是挣钱养家的当家的吧!

    “开源”吗?村子里和附近村都没田卖,山地也没。种花吧,赵家只跟之前合作的人家收花,而且量也是定好的,多了不收,赵家不再说有多少收多少的话了。摆在罗兰面前的,只有绣活儿这项了。大丫要成亲了,大丫挣的钱,就让她自己留着。大丫去年就在卖绣活了,玲珑阁的林掌柜每次都是高价收了。

    罗兰自己的绣活一般,小件的自是精品,但是大件的,就没那个精力了。还不如画图来得快些。对哦,自己还是赶快去画图吧,跟大丫说了会话,又算了会帐,快把这事忘了。

    刚才罗兰就是从王嫂子处回来。王嫂子原来在唐家当绣娘时的一个姐妹,那个姐妹是当家大太太身边的大丫环。那姑娘也是个聪明的,从来没生其他心思,年纪到了就让家里求了太太出府嫁人去了。前些日子托人找到了王嫂子。原来这个姓钱的姐妹就嫁到这边,在府城开了个绣庄。知道王嫂子绣活好,就让王嫂子送些好的去。前天王嫂子送了些平日绣的,钱氏喜欢得不行。正好有家要办喜事,在店里订了幅百子千孙的被面。王嫂子想着罗兰画百子千孙正是拿手的,就接下了这活。

    罗兰赶紧拿出纸笔出来,这回罗兰要画个大的与之前的都不同的。

    这头罗兰忙着挣钱,那头锁娃回家后跟他奶奶说了那事。

    奶奶听了半天没说话,锁娃有些担心,在这个家里,就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