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了。她还跟罗兰讨论:“娘,你看,我不像大姐会绣花,又是女娃不能当官,你说我干个什么好呢?”
干什么?这时代的女子能干什么?不就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吗?
二丫胆子大不莽撞有点小聪明,要是在现代没准儿能干一翻事业。罗兰忽然觉得有些惋惜。或者真的可以把二丫培养成女当家的罗兰可不敢把这想法说出来,不然二丫得反了天去了。
二丫想不出答案也不想了,她有了新的爱好。受春妮的影响,二丫也爱上厨房了。一家人的三餐,二丫全管了,有时还做了糕饼给大家吃。只要不浪费,罗兰就不管她。
二丫还给三娃装了不少好吃的,让三娃给姥爷家带去,特别交待了,一定要让两个舅妈知道。
三娃在罗家过的不错,甚至比罗家正经的孙子吃得都好。三娃乖巧有礼很招人疼。以前是因为不满婆婆明里暗里的贴补二姑姐,故而说了些酸话。现在至少婆婆没明着贴补了,二姑姐给的伙食费又足足的,两人也没委屈三娃,对三娃照顾有加。
二丫在这方面无师自通,做了好吃的让三娃带去,孝敬姥姥姥爷是明面,暗里是让两个舅妈对三娃印象更好,对三娃更照顾,比罗兰这个当娘的还想的周到。
顺顺利利的过了麦收,种了水稻,李老头看着王家人收拾得妥妥帖帖。李老头对王家很满意,多给了半成工钱,又让他家接着做。罗兰就是一甩手掌柜,李老头全都安排好了。
到了给养老钱的时候,罗兰除了份内的粮油,两套全套的棉衣,还另给李老婆子打了个银手镯。
罗兰就空下来了,空下来后罗兰就想到跟王嫂子合作的事。罗兰想了好些图案都不满意,小图画了几个,卖给了玲珑阁。大图一直出不来。前些日子三娃读书读到“鸿鹄之志”,罗兰想了灵感,决定画幅“大展宏图”。这幅可比“百子千孙”认真多了,罗兰前后画了一个多月,草图都画了五张。成品一出来,三娃拽上文了“恢宏”!
罗兰把画给王嫂子一看,王嫂子一时也看愣了。罗兰一看,有门!
“嫂子你看这画还行吧?可能绣出来?”
王嫂子一听就明白了罗兰的意思。王嫂子在大户人家里呆了十年,里头弯弯绕绕多着呢,罗兰这点小心思太好猜了。
王嫂子卖身的那户姓唐,老当家的是个四品的地方官,家里一妻两妾,二嫡子一嫡女,庶子三个庶女二个,除了那嫡女,具都成亲了。嫡女按例选秀,得皇上的眼,后来生了皇五子封了个淑妃。子女多了家里又有些钱有点势,兄弟妯娌添堵挖坑的事儿不少。王嫂子时常提心吊胆,生怕受了鱼池殃。后来外针线房里一绣娘要“奋起”,很出了几次风头,得了老太太几次夸奖,王嫂子趁机提出要自赎自身。
老太太没要王嫂子赎身钱倒给不少财物。王嫂子差点改口不走了。老太太拍着王嫂子说:“你一直都是明白人,回去后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好生过日子。”对宅子里的事,老太太都明白,只是年纪大了,实在管不了。到底喜欢王嫂子一场,放了回家过清静日子。
唉,想远了,王嫂子收拾心情和罗兰说起话。
“罗妹子的意思我明白,这画我着实喜欢,绣出来肯定很好,比我以前绣的都要好。这样吧,等绣出来得了银子,我们五五分可好?”
“那哪能成啊,我不过画了几笔,嫂子你要绣出来,没得七八个月是完不了,还有那料子和线钱,我可不敢要五成,能得二成我都觉得多了。”
“那画面也要费精神和纸墨的,哪有那么便宜就画出来的。”
两人说来说去,最后说成三七分,王嫂子七成罗兰三成,双方都满意了。
罗兰回家时,大丫在活动身体,四丫认真监督。罗兰怕大丫坐着绣花对身体不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