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罗老娘的牛车到了门口,李大嫂殷勤的迎了出来:“亲家婶婶来了啊,四小子也来了啊。快进来歇会儿,弟妹这才发动,还早着呢。”罗老娘嘴上客气着,心里得意着呢。这要在以前啊,就是看到,李大嫂也会装没看见,头抬得高高得往一边去,会到门口接才怪了!
“亲家婶婶,您坐着就是了,东西我来拿就是了。”李大嫂说着就去牛车上拿东西去了。
“哪能让大嫂动手呢,四小子,赶紧拿东西去。”罗老娘可不敢让李大嫂沾手,只怕一过她手,别的不好说,少两个鸡蛋肯定的。
“知道了,娘。”李家四小子也是知道李大嫂人品的,手快脚快的全抱了放到大丫二丫屋里。此时大丫不过四岁,被李老婆子交待了好生在屋里看着妹妹,不准外往跑,正好看着姥姥带来的东西。
大伙儿都镇定的等着,还有空开李二柱的玩笑,说这胎肯定是个男娃,得起个好名字,指不定以后大出息光宗耀祖了。李二柱憨厚的挠挠头,嘴都咧到耳跟了。罗老娘煮了几个鸡蛋,大罗氏吃了两个,接生婆李婆子李大嫂都有份。闺女生孩子,罗老娘高兴啊!
可是随着太阳下山,天色暗下来,大伙的心情都重了起来。算算时辰,这都五个多时辰,孩子还不出来,怕是难产了!接生婆说,赶紧请大夫,或许还有救。李老婆子还在犹豫,罗老娘已喊的四小子赶了牛车去找大夫。
大夫倒是来的快,可是进去没大会儿就摇着头出来了。罗老娘险些没摔到地上,还是四小子扶住了。罗老娘求着大夫给开药,大夫开了张,说,不吃也罢。罗老娘不管,让四小子抓了药回来,亲自熬了亲自端进去亲自灌进了闺女嘴里。
或许是药起了用,大罗氏终于生了,可是没人说话,更没人笑得出来,大罗氏那样,不用大夫说,都看得出来情况很不好。罗老娘抱着红通通哭得跟猫叫的小外孙直哭闺女命苦。女儿女婿感情和睦,婆婆也不算难处,如今儿女双全了,女儿却没命享福了。
大罗氏张着嘴,眼睛看着刚出生的小儿子,嘴唇接着发不出声。罗老娘看着女儿的样子,抹了下脸强压着悲痛对女儿承诺:“闺女你放心吧,有娘在,亏不了你这三个孩子的。”
李老婆子也围了上来:“媳妇你就放心吧,老婆子再苦再穷也不会亏了自己亲孙子孙女的。”
李二柱蹲在墙角抱着头,粗糙的手握成拳,使劲捶着头。他想不明白,明明是件大喜事,怎么就成了大丧事?丈母娘和亲娘的话,他听在耳里,可是实在是接受不了。成亲6年多了,日子虽说不富裕却是舒心的。从一开始的两个人到三个人四个人,李二柱每天都干劲实足。媳妇又怀孕了,村里的老人都说是个男娃,李二柱更是每天都合不拢嘴。老婆孩子热炕头,庄户人家,值了!
再捶了下脑袋,李二柱站起来,从丈母娘手里接过猫叫一样的小儿子。抱到大罗氏的床前:“娃他娘,我一定会拉扯大三个娃的,你就放心”那个“去”字,却是怎么也说不口。
扒着门不敢进屋的大丫二丫终于冲进来了,抓着大罗氏的手一个劲儿的喊娘。大丫此时不过四岁,二丫更是只有二岁,两个小娃娃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满屋的血腥呈,大人们悲伤的脸还有娘亲惨白的脸,让她们害怕得很。
大罗氏还是去了。
罗二丫给罗老娘递了杯水,罗老娘端着杯子没喝,愣愣得想着心事。大女儿去了三天,本是年轻人按习俗只停了三天就下葬了。都按着规矩来,倒没在最后委屈女儿。李老婆子是个和善人,李家大嫂虽说贫财了些,倒也不算太过份,自己家多看着点儿,大女儿留下的三个孩子,受不了多大的苦。
罗老娘把空杯子放到桌子上,罗二丫正认真地绣着块帕子,针脚细密图也画得好色也搭得好,绣好了怎么也值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