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耀祖,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小罗氏10岁时,罗老爹中了秀才。这个年纪对于一些世家来说是大了点,可是对于世代为农民的人家来说,可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小罗氏长得白净秀丽,罗老爹经常说要人小罗氏找个读书人,还教了她读书写字,还能画几笔画。小罗氏也觉得自己和一般村姑是不同的。自己是要当秀才娘子,以后还能当举人进士夫人的人,怎么能和一般村姑村妇一平抛头露面的下地干活呢?是以,小罗氏真跟个大家闺秀一样,只用绣花年书写字画面,家里忙不过来时,帮着煮煮饭罢了。

    可惜,小罗氏终究还是没有秀才娘子命。罗老爷考了三届将近十年时间,终究没有更进一步。十年时间,家中全靠罗老娘操持。虽说小罗氏的绣活做得好,罗老爹也时常摆个书信摊赚点零钱,可是这点收入,对于科举的花费,简直是杯水车薪。在第三次府试失利后,罗老爹终于认命不再报考了。罗老娘松了口气,这些年实在太苦了,家底空了,原来还不错的房子也破败不堪。不指望罗老爹一个老书生能挣多少钱回来,至少不会大笔大笔地花费就好。

    好在罗老爹是个务实的,打定主意不再报考,就想着找个赚钱法子,总要把日子过下去。思来想去,就在家里开了个小私塾,招了小娃娃来启蒙,再摆了摊子写写书信对子,甚至还给县里的书画铺子抄书。罗老爹几十年书读下来,学问怎样另说,一手字倒真是不错,他抄的书,都比其他人多赚几文钱。农村人见识再少也知道读书好处。聪明的多读几年指着能更进一步。就是悟性有限的,读个两三年,识些字,会算帐,也能找个轻松些的活计,总比一锄锄土里刨食还要看老天爷脸色强上很多。是以罗家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这一好起来,就能顾着些旁的,才发现二闺女都养成老闺女了。原本想着罗老爹定是能进一步的,二闺女长得好,女红也拿得出手,便一心想找个家境殷实的读书人家。只是那等好人家岂是那么好找的,若罗老爹真中了举人进士又两说,但是偏又没中!前些年还有媒人上门,都被罗老娘打发走了,后来忙着生计,实在没顾得上二闺女。如今日子好些了,猛得发现,两三年没媒人上门了,闺女也快20了!罗家老两口又急得火烧房子!闺女下面还有俩小子呢!

    便在这档口上,大闺女婆婆找人带信来,闺女要生了!罗老娘暂时把二闺女的事放一边,赶紧收拾了看大闺女去。好在,早算着日子,估计也就这几天,东西都是早就备好的。一个布包,装了两套小衣小裤小鞋小帽,齐得很,一个篮子40个鸡蛋,叫了老三去鸡窝抓了2只鸡,老四跑去三叔家借了牛车来,赶紧上车出了门。

    坐在牛车上,看着自己带的东西,罗老娘止不住的笑。大闺女生前头2个娃的时候,家里日子正难着,连个鸡蛋都没送去。又是连着2个丫头,李老婆子嘴上没说什么,可那脸色难看死了。又有个嘴碎的大嫂子,说些阴阳怪气话,罗老娘人后可没少哭。好在女婿是个知冷知热的,一直护着闺女,对两个丫头也好,这日子才过了下去。唉,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干嘛,现在家里日子好了,带了这些东西,闺女怀着的时候,自己也去看过两回,肚子尖尖的,准是男孩。罗老娘甚至想着,手上紧些,等三娃周岁时,姥姥家送个大银锁,好好堵堵李大嫂的嘴,给大闺女出口气!

    这大罗氏和小罗氏不同。大罗氏不如小罗氏白,倒也不黑,大手大脚,干活也利索,小时在家里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大些了和罗老娘下地干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村里有名能干会过日子的。十二三岁的时候,媒人就踏破门槛了。那时罗老爹还没中秀才,自然没有要找秀才女婿的想法。左挑右选的,选中了隔壁村的李二柱。李二柱高大结实精神,也是能干活的,又会木工活,李家家境也过得去,李婆子不是难处的人。两家高高兴兴的订了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