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诚离开后, 李熹在岳麓书院中读读写写直至学子一日的课程结束,才起身收拾书本纸张, 准备去往书院门口与李阮一同归家。
自从京郊事件发生后, 李阮便不再允许李熹单独行动, 至今的这段日子里他对李熹看的很紧。
虽说自岳麓书院到李府的这段路程并不长,也没什么危险, 但李熹知晓这么做是李阮对她的关心, 加之李熹确实与李阮顺路, 于是便也没有反对。
李熹收拾妥当后,便一路出了竹室往岳麓书院门前去。待她停下脚步寻找李阮的身影,便见李阮此时正立在岳麓书院对面的屋檐下,隔着一人的空位与一位青衣女子聊着些什么, 二人皆是客气浅笑, 气氛甚是和谐。
迈步近前,李熹看清那女子的面目时不由觉得眼熟, 似乎此前见过, 却不甚熟悉。
“阿阮。”
“哥哥。”
李阮听闻李熹呼唤,便抬眼向声源处看去,见确是李熹便应了一声, 而后向李熹介绍起与他聊天的女子。
“这位是赵姑娘。”
“小女曼青, 想必这位便是李先生了吧。”
李阮言毕,赵曼青便向李熹浅施一礼。
此时赵曼青开口, 李熹才反应过来在何处见过赵曼青。
此前李阮一日雪夜归家, 道是将纸伞借给了一位姑娘, 这姑娘曾在岳麓书院前将纸伞归还李阮,那时李熹也在场,便是那时见过赵曼青一面。
“正是在下。”
“先生巧解南燕使臣之题,曼青颇为钦佩,只可惜先生不能到往女学授课,此事心觉颇为遗憾。”
对于赵曼青的话,李熹只微微一笑便不再详谈。李阮此时见李熹已经到场,便与赵曼青简单聊过几句后便与李熹一同,双双向赵曼青告别。
赵曼青也不耽误李阮,见李熹李阮二人告别便从善如流的带着婢女离去。
待李熹与李阮乘车离去,赵曼青也上了赵府的马车,婢女见自家小姐心情愉悦,便为赵曼青取下书箱,而后笑闹似的问起:“想来那李公子倒是个妙人,教姑娘这般好兴致?”
“切不可乱说,李二公子谈吐有度行止有礼,莫要嚼这等舌根了,回府吧。”
赵曼青闻言只觉此话逾越,她侧目看了身边的婢女一眼便敛去笑意,挥手示意启程。
婢女被自家小姐教训不由缩了缩脖颈,称是后便歇了笑闹的心思安生退至一旁,将书箱搁在车上后令车夫启程。
几日按时按点的去往岳麓书院授课,李阮皆是与李熹同出同进,今日便是休沐日,李熹原本欲去往上元寺,她只当李阮须得在李府温习功课,便不准备唤李阮同去。
谁知还不待李熹出了李府,李阮便得知李熹要前往上元寺。此时李阮已经将手头做了一半的功课书本收拾起来,与李熹一同站在了李府门前的马车旁。
“不过是去上元寺,去去便回,阿阮不必担心我。”
李熹见李阮收拾妥当,一副准备连去往上元寺也要同路前往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又无奈。
“春神祭未去往上元寺便是心中抱憾,此次正好前去,并不全是为了哥哥。”
李阮面对李熹的拒绝并不动摇,他言罢面色不改的率先掀帘上了车,而后还坐在车内以一副催促李熹上车的模样为李熹拉开车帘。
“... ”
李熹闻言立在原地抽了抽嘴角。
她怎么今日才发现亲弟弟有这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傲娇属性?
既然无法拒绝,李熹便也应了李阮同去的要求,姐弟二人便这般同乘一车去往了上元寺。
李熹此次前往上元寺的目的一是为李阮求来一枚护身符,再则便是替现下不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