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初现,李熹凿井滴灌的优势渐渐显露,众人这才意识到李熹新农法的便利。此前只知李熹推行保肥改植之法、凿井建窖、改施滴灌,却从未见过李熹其人,今日有机会见到李熹,自然是个个好奇上前,将心中疑惑一一吐露。
待李熹将农户们的疑问一一作答,已是过去了半日。心知不能继续在凉棚逗留下去,李熹便与张二及一众农户告别,马不停蹄的赶去了梅大柱的住处。
梅大柱不知李熹今日会前来,这时正弯腰查看着滴灌的水管,浑然不知李熹已经现在了田间。
李熹见梅大柱考的认证,她来了也没有反应,便也未去打扰。
经过农田,李熹独自来到嫁接梨树园中查看起她的梨树来。
此时的嫁接枣梨已经长为了成树,越是今年或明年便可结果收成。
李熹望着被梅大柱照顾的枝繁叶茂的梨树甚是欣慰,她轻抚上梨树树皮摩挲起来,眯眼考虑着何时与太子及秦明煜说起嫁接之事。
不等李熹想出对策,梅大柱已经提了水桶往梨园来。他迈步进了园子大门,蓦的见到现在梨树前嘴角带笑的李熹,不由惊了一下。
“大少爷?!”
李熹闻声抬脸看向梅大柱,叫他满面惊诧便向他微微一笑。
将田垄的事情解决,李熹便径直回了李府。
李熹入府毫不逗留的直直进了后院,那里放着大致制作完毕的滑翔翼。
望向已经缝钉上帆布的滑翔翼,李熹只觉跃跃欲试。她上前将滑翔翼里里外外又检查过一遍,便准备挑选个日子去试飞。
李熹这方满心欢喜,秦明煜那方则收到了一个让他意外的消息。
自从新春之后,晋王秦正桓便回了封地,也是自那以后,秦明煜再未在京中遇到什么危险。一切都相安无事,直到安稳的连秦明煜都觉得诡异时,他便收到了晋王的消息。
秦正桓此次以秦明煜生母遗物为由再次派人前来欲与秦明煜接头见面,而这次见面的地点便是京郊。
上一次秦正桓派手下与秦明煜接头时便是被与李熹的车架相撞而耽误,此前秦正桓买凶刺杀秦明煜,秦明煜这次自然不会轻易的前去见面。
只是即使明白秦正桓不怀好意,但秦明煜对秦正桓所说的“生母遗物”还是放不下。
秦明煜静静的坐在书房中,手中便握着秦正桓的来信。他抚摸着信纸的纹路,不知在想些什么。
“嗯,此事切不可大意露出马脚。”
“是,臣领命。”
次日一早,秦明煜照例去往东宫见秦清逸,待他在宦者的带领下进入书房之时,见锦衣卫指挥使林骁正半跪在秦清逸的桌前领命。见到秦明煜进来,秦清逸立刻将林骁挥退,一副不愿被秦明煜得知的模样再未多言一句。
见此情景,秦明煜不由得想到此前他前来与太子相商春神祭之事时,看见桌上的火漆信封,便也是林骁的。那时他还未看仔细,太子便及时收了起来,那模样似乎也在瞒着他什么事。
思及此秦明煜只觉二人有蹊跷,锦衣卫指挥使为何向秦清逸领命?怕是此事也有秦正礼的首肯,但林骁前来所为何事,秦明煜却丝毫不知情。
“慎之总算来了,我正欲与慎之相商。”
不待秦明煜问出口,秦清逸便率先开口,将话题带到秦明煜身上。秦明煜不动声色的仔细观察了秦清逸的神色,秦清逸面色如常且还是与往常一般,与秦明煜独处时皆是以“我”自称。
“不知太子欲谈何事?”
“便是晋王之事。”
秦明煜坐在书桌旁的太师椅上,闻言抬脸望向秦清逸一眼。
果不其然,待秦清逸将事情娓娓道来,说的正是晋王向秦明煜来信之事。秦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