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致自那日春宴之后便再未将心思放在宫内太子侧妃之上, 这几日她日日的活动出了去女学上课,便是下课“偶遇”李熹, 休沐日再去勤和居看看花草, 与李熹“沟通感情”。
宋玉致曾问过李熹为何不考取功名, 那样不是好过整日养花经商的操劳?
李熹知晓在宋玉致的眼中,怕是经商比不上读书入仕的, 便也未与她解释与争辩, 只告诉宋玉致她无心朝堂, 只愿做个闲云野鹤罢了。
如此这般,宋玉致每每提到功名的问题,皆是尝试着劝说李熹入仕。李熹见宋玉致这般执着,也不知是何原因, 起初李熹还会拒绝, 渐渐的宋玉致问的多了,李熹便只是笑而不语。
这日李熹专程向岳麓书院专程请了一日的假, 一个人呆在李府着手准备起京郊旱情的解决对策。
此前用橡胶制管滴灌的方法被李熹否决, 她现在已经寻得了橡胶制管的代替方法,虽然还不适宜与大肆推广,但与用橡胶制管来说确是实惠了不少。
李熹此前便已吩咐工匠制处所需水管, 那是一种以油布与皮革合制的滴管, 若是大量生产,至少用于京郊田垄解决旱情是足够的。
李熹此时已经拿到了水管的最终成品, 只需要在勤和居试用, 而后便可借秦清逸与秦明煜的帮助, 在京郊田垄使用了。
在春神祭时,秦明煜已经将李熹的保肥改植之法施行下去,此时的京郊田垄多了几处水井,几乎在每家每户的田地附近皆能看到新盖起的砖窖,连带着农户的种植之法也改做了深浅根作物交替种植。
李熹的保肥改植之法之所以能够施行,秦明煜与秦清逸花费了不少心思,也给予了不少支持。
此时李熹需要做的便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想方设法将滴灌先试用在勤和居,而后再于京郊田垄推广。
再加之李熹在梅大柱处种下的嫁接梨树约是也到了成树结果的时候了,她需要挑选一个时间去收下梨树的果,如果嫁接的成功,怕是李熹今年还能再将嫁接也进一步推广。
李熹在李府之中将新制出的水管检查一遍后,便乘车带着水管去往了勤和居。
勤和居严格的来说并不是与京郊田垄一样的情况,但在勤和居试用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李熹到达勤和居时,勤和居中已经为今日的试用早早做好了准备,只待李熹前来了。
李熹将水管交给勤和居的主管,命他唤几个勤和居中的花匠来搭把手。
主管接下李熹的令,很快便换唤了几个手脚灵活的花匠前来。几人在李熹的指示之下将水管一一安装,所有的布置皆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李熹这方眼见着将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剩余的工作又不是什么难事,便将事情交由管家看管,她则照例去照看勤和居中的花草。
勤和居中种植的皆是李熹精心挑选的花草,她每次前来勤和居,必定会到花房之中转上一转。
每次宋玉致前来勤和居,也是在这几间花房之中寻得李熹的,次次皆是一寻一个准。
“李公子可在?快放我进去!”
李熹这方思绪飘飞,正不知怎么想到了宋玉致,便听闻远处隐约传来宋玉致唤她的声音。
莫非是幻听?此时女学应该是在上课才对,宋玉致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勤和居?
放下手中的花叶,李熹起身向着花房门口的位置望去,竟见到一个青色的身影正不顾门房的阻拦,直愣愣的冲了进来。
不待李熹做出反应,宋玉致便一眼看见了站在花房门口的李熹。
宋玉致与李熹四目相对,当下便驻足原地吧嗒吧嗒的掉起眼泪来。好似忍了很久的委屈,在见了李熹的那一刻全部爆发了出来,宋玉致呜咽哭出声,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