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那时候开始,儒生便开始隐隐有了不满,不管是咸阳的儒社,还是乡间的儒舍之中,大量的儒生们评头论足,贬低时政,甚至有过激者不时的隐射秦王的时政方针。     秦国各处牢狱内,关押了大量被逮起来的儒生们。     刀子在他人手中,这群牙嘴犀利的士子们,除了发几句牢骚,却是无能为力的。     前些时日,关东传来消息,列国合力攻齐了……     攻齐?     儒生们沸腾了,至圣先师可是出身在齐地啊!     这还得了?     至圣先师的埋骨之所,岂容大兵祸害!     更何况那齐国一向唯秦国马首是瞻,此时齐国有难,秦国不施救援,那不是至仁义与不顾么!     不管是公羊学说、谷粱学说,还是哪一流派的儒生们,第一次联合起来……     儒生们闹腾起来了,什么微言大义,什么何以报德……     不管是城内,还是乡间,都充斥着儒生们的言论。     官府将消息汇报到了朝堂上,秦王勃然大怒!     这天下,乃是孤王的天下!     这言论,当是孤王一言概之!     在秦政的强力下,各地官府对于儒家的限制严格起来。     往日里,儒生们仗着识文断字,懂的书写,还能够从官府找一份誊抄文稿、修书、摘抄法令的工作。     这虽然算不上是吏,但是,也是一份有脸面的工作,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有了官府帮工的驴皮,儒生们在招收弟子、收取束修的时候,也是一项增色点。     那些乡间带着孩童前来拜师的家长,听闻先生     乃是在官府帮工的,自然愿意让子侄在儒生这里求学,给的束修也会比别处多上一些。     虽然,也只是多了那么一点,但是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给人丧葬嫁娶吹瑟纳鼓为生的儒生,多了这么一点东西,却是能让他们的生活大为改观的。     秦政的这一下,可是断了他们的生计!     常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自从华纸面世以后,各地需要书写的工作猝然多了几十倍,儒生们就算是靠着摘抄也能混上一个温饱,这小日子却是过的有滋有味的。     此时,蓦然又回到以前那种靠着帮工,才能混上吃食的日子,儒生岂能甘愿!     秦国大地乱了套,诸子百家,在乡间的儒家弟子终究是最多的。     在彼等的四处散播下,各地官府,险些陷入了停摆。     这还得了!     待秦王发了怒,各地跳的最欢的儒生,纷纷被下了狱,粗略统计起来大约有几十人,因此失去了自由。     秦政乃是千年不出世的雄主,纵然恼怒儒生对于民心的鼓动性实在是太吓人了,但是,秦政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的意图。     他想的是,将那些在各地颇有威望的儒生头领,关上一阵子,磨磨他们的脾性,教育其等好好做人之后,再给放了。     这一关,的确是让儒家害怕了,一时间,本来跳腾的厉害的儒生们,纷纷偃旗息鼓,老实了起来。     月初,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一股华军,浑身破烂的就像是叫花子一般,出现在了商南县城之外。     商南县令还以为是治下遭了灾,正待施粥救济,哪知道就被这群人占据了县城。     被俘虏了的商南县令,这才明白眼前的这群“难民”,竟然是华国军队。     在商南补足了一部分冬装、军械、粮草,指挥的华将驱赶出了满城的百姓,然后一把火将整个县城焚为平地!     甚至那群人连掩护也不做,驱赶着灾民四下奔逃。     第三日,商城沦陷……     半个月的时间,蓝田以南十余座城池焚烧殆尽……     而秦国仰以为重的蓝田大营,此时仅有军卒不到万人!     这些都是秦国训练军卒的教官种子啊!     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