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讶,她又一次注视着李小和,她想要从那黄铜面罩之后看到对方的面相,却始终不能。郢君前辈怎么会如此称呼自己。她心乱如麻,转而又思量着过往的许多,不知是否一概张口探问。     这个时候或许是听到了杨干的呼和,或许是被这生人的气息所干扰,行宫之中的高手发现了郢君的光临,许多持剑的卫士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将栾玉和杨干掩在身后,拔剑对准着李小和。李小和并未在意那些卫士,他们如何与自己毫无干系。他也不知该如何开口,曾经解释过千百遍,但是栾玉仍旧不相信眼前的郢君就是当初的李小和。他对着栾玉淡淡的说道:“你不能在这里容身,我要带你走!”这话语说得格外生硬,与他平日里巧舌如簧或者威严满面来比较截然不同,或许这就是一个人在遇到了自己心中那个人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迟疑和尴尬。但是这句话无论说得有多别扭,无论说得有多不合时宜,却始终是李小和心底发出的一种诚挚,这种诚挚在曾经的栾府之中,让他一人匹敌栾氏高手,让他将身披大红嫁衣的栾玉随着自己畅游江湖,决心永不回家。如今又是这句话,又是要带她走,她怎能不想起当日那些情形。     栾玉的心中究竟有多少波澜起伏,或许无人能够细数清楚。她强忍着泪水,毕竟无法忘却曾经的刻骨铭心,或许她也想将往日的情怀一举抛却,但是再茫茫人生之中蓦的发现还有那一丝未泯的希望之光时,那份光芒就会如同一把开门的钥匙,将那些久久封存在她内心之中,一直闪耀在她的心底那个五光十色的绚烂小屋之中的丰富情感,瞬间释放出来,就如同潮水从堤坝上奔泻而出一样,瞬间的感觉让她无法压制无法回避,只能选择接受和尽心的去品味。栾玉百感交集之下,仍旧在自己杀父的仇人面前,问出了这样一句:“李小和在哪里?”     这一句也是李小和最不知道如何回答的一句。李小和在哪里,他分明知道得格外清楚。但是他又十分难以回答。李小和就在这里,但是这是一个只有他自己能够相信的回答,或许那平阳门中,靳天羽和程桐也可以给他作证,陆钦飞和小武也可以帮他答复,但是如今长治行宫之中又能有谁相信这个说法。他迟疑了一下,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许是灵机一闪,或许是万般无奈,他低声道了一句:“你跟我来,我带你去寻李小和。”     “你不用骗我了。你背上的古琴是怎么回事?你把他怎么样了?”栾玉异样的目光忽而转成冷厉,那份格外痴迷的深邃眼神忽然间成了怒对仇人的神态,她或许早已猜想李小和被郢君害死。     “你那黄铜面罩还有什么可分辨的,分明就是郢君还故弄什么玄虚。孤竹冰峰之上你为我和李小和解围,为我治疗双眼出力。我曾经无限感激你,就算你是楚国人,是晋侯的打对头,我栾氏向来恩怨分明,向来不弃江湖豪杰。愿意与你相交。可是不想你却是要利用李小和,晋楚之战我们都以为你身负重伤,千里奔波为你解围,不想你却是让李小和为你替死,而你的功力,非但没有丝毫损耗,似乎还更加强大,莫非你对李小和做了什么手脚?”栾玉此时言辞犀利,或许这多日的阔别让她把许多信息整合在一起,此时她脑海中的条条线索直指郢君这个凶手。     “这都是你的一厢猜测罢了,郢君前辈对我是一片诚心!”李小和似有失望,似有所念,似有不甘。虽然眼前的是他心爱之人,但是也不能妄自揣度郢君的真诚。毕竟这个侠骨风范的前辈为了自己的性命将毕生的功力都传给了自己,还因此而丧命黄河之畔。只不过这临终的托付让李小和身陷误会之中,但是绝不能允许他人对他这一生侠义所为的误读和曲解。     “不错,这是我的一厢猜测,但是你若是没有害死李小和,你却把李小和交出来啊,这么多日了,小核桃要是活着,怎么可能不来找我。当日我引开父亲的兵马让你脱身,你竟然如此回报我!”她毕竟没有听出李小和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