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个月的时间,阮龄娥这个小摊子无疑成了安阳城里生意最好的吃食摊子,一些外地来的商人在口耳相传下,也知道有这样一个小摊子不仅吃食好、用料足,还有些新鲜花样是他们长年行走在外也不一定见过的。
一开始卖的简单面类和那些卤料让他们自一开始就打响了名声,后来卤料还是有,只是量较少了,因为他们开始卖起了各种口味的饺子。
在阮龄娥的巧手下,一个个圆嘟嘟的异色饺子在蒸笼上各自排开,炉火一生,那浓厚的香味随风散开,让一条街外的人家都能闻到,而后忍不住出来买上几份。
只是这样的好生意如果没人眼红、嫉妒才奇怪。
周遭本就有不少卖吃食的人家,一开始看这三个年轻人出来摆摊子并不以为意,毕竟这大街上常有一些人出来摆摊,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口味,谁也没法抢了谁的生意,顶多就是今天你多赚一点,明天我多赚一点而已,没太大影响。
只是谁知道,就是这样三个人的小摊子,造成几乎整条街卖吃食的人,除了卖糖水果子的之外,几乎都快要做不下去了,原因无他,因为三人的小摊子生意太好,现在几乎只要经过这条街的人,一想到吃东西,就是到阮龄娥的那个小摊子上去。
不是点上一碗面,就是各色饺子都点上几盘,间或来碗热热的大骨头汤,要不然就是切盘卤料当小菜,原本不过两三张桌子的小摊后来又多添了一倍的桌椅,甚至连伙计都多请了一个来负责端菜送菜,每天准备的饺子面条还都是一屉一屉的迭起来,几乎比人还要高。
这样可说是独占生意的场面,自然招人不满,几个有心人眼红的看了几天,最终决定给几个年轻人一点教训,让他们明白这生意可不该是这样做的。
这天,一大早起来,阮龄娥手脚利落的生了火将蒸笼摆上,再将一屉屉的饺子都给放了上去,然后煮水下面条开始忙碌的一天。
生意比他们预想得要好,因为现在他们的饺子做出了一点名声,有些大户人家的管事也会买上几屉回去尝尝,偶尔也有些女眷让人买了带回去,因为这方便拿取,再加上她的饺子花样多,这带色的饺子又是少见的,所以十分受欢迎。
一如往常,生意好得让阮龄娥他们才过了中午没多久就因为东西卖得差不多了,准备收摊,在店小二和新请的伙计小田利落的收拾着桌子椅子搬到推车上时,阮龄娥和阮龄年则是收拾着一些碗筷还有零碎的东西,几个人分工合作,很快的就将东西收得差不多了。
只是,就在他们把东西一一往车上搬的时候,几个看起来流里流气的汉子从街头一端走了过来,语气不善的说着,“收什么摊子?!老子就是听说这里有在卖好吃的饺子和面才特地来捧场的,还不快把东西都放下来,给老子和各位兄弟们煮些送来!”
阮龄娥和店小二看就知道,这些人是来找麻烦的,不由得互看了一眼。话说从做生意前阮龄娥就明白,这种麻烦是少不了的,所以提前和这里的郡丞和一些巡逻的兵士打过了招呼,只是这阎王好见,小鬼难撞,这些人看着就是来者不善,这一时半会儿的只怕不好解决。
这些人如果只是为求财找麻烦还好,怕就怕在,若是故意要因找麻烦动了手脚,那可就糟了。
虽然阮龄娥来外头抛头露脸的做生意,但这和成年男子打交道的事还是得让男子出面才好,店小二也明白这道理,所以陪着笑走向前去。
“这几位大爷,小摊子场面小,准备的东西也不多,所以这早早的就卖完,得先收摊了,不如几位大爷明儿个请早,小店一定准备好来招待几位大爷!”
店小二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但那几个前来找碴的汉子却不理会,为首的一人直接将他推了个踉跄,脸色更是狰狞。
“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