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曾祖母过世后,祖母见状况不对,继续下去,曾家迟早要败,便提分家。

    九天狐狸说:“曾家哪有什么家产,不都是我家那口子挣出来的。”

    这话不厚道,曾家原是有几亩薄田的,弟弟爱行商,哥哥喜欢读书,考上秀才后迟迟没有机会考上举子,认了命回家种田,十几年下来也有一些积蓄,替家里买进七、八亩田。

    祖父不愿意和弟弟争吵,净身出户,把所有东西全留给弟弟。

    祖母拿出自己的嫁妆买下宅子,祖父就在私塾里教学子念书,终也把儿子培养成才,他考不上的举子、进士,儿子全帮他考上,虽然只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好歹曾家门楣已经从农户成为官家。

    反观弟弟,不但没有子嗣,生意越做越落魄,最后九天狐狸竟趁叔祖父不在家,把细软卷跑了,叔祖父自此大病不起。

    有叔祖父的例子在前头,因此曾家家训第一条:绝对不可以迎妾、纳通房、养外室。

    这一条原本是规范自家子孙,却没想到变成媳妇最大压力,被传善妒也就罢了,但曾家子嗣万万不能断在她手上啊!

    曾五福的娘就这样辛苦九年,直到去年有人介绍一个好大夫,几帖药下去,竟怀上了,怀上不打紧,不来就不来、一来来两个,这简直是天大地大的喜事。

    祖母说那个大夫肯定是菩萨化身,来渡咱们曾家的。

    敢情这年头菩萨也流行女扮男装?不过长辈说什么都对,他们吃的盐巴比她吃的米多,过的桥比她走的路多,所以都对、都对。

    曾五福街上来来回回逛上两圈,没找到满意的,想转回庙里,却发现一个乞儿有气无力地靠在墙角,身前放着一个破碗,碗里面有几文钱,连乞讨也不尽心尽力,讲几句好话给善心人士听听。

    五福弯下腰与他对视,他眼里充满绝望,茫然的目光彷佛穿过她落在某个地方。

    五福索性蹲在他跟前,歪着头问道:“这位大叔,您多大年纪啦?”

    他回神,看见一个圆滚滚的俏丫头蹲在自己跟前,让他想起自己的闺女,心头一阵酸涩。“二十八。”

    “我爹三十岁、祖父四十八岁,他们年纪都比您大,可我祖父每天都下田种菜,养活自己,他总说:“五体不动、脑子生绣。”用尽力气好好生活,才会过得快乐。大叔,与其在这里乞讨,你不如去找点差事儿,赚来的银子才花得踏实。”

    她笑咪咪地鼓吹他。

    摇头,他早已经不想活,家乡遭逢十年难得一见的大水患,房子冲走了、田地淹没了,子女长辈全死于瘟疫,家道中落、手无缚鸡之力,他一路流浪、漫无目的,只想着死了便好。

    饿的时候有人施舍便吃一点,没人施舍,饿着肚子也能挨个三、五日,与其说他在乞讨,不如说他在等死。

    见他不发一语,五福若有所思,问:“大叔从前是做什么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双目蕴泪,喉结微颤,他无法再说下去。

    他不是想告诉她些什么,也不是盼她垂怜,只是想同她说几句话,听听她清脆稚嫩的声音,想念自己的女儿。

    “大叔会算帐吗?”

    他点点头,天知道他有多喜欢她的嗓音,恍惚间,他又听见女儿脆生生地喊着他——爹爹、爹爹,快过来,那里有一大片花田。

    “大叔会算帐,可以去商家当掌柜账房,强过在这里一日挨过一日。”

    他又摇头,并不想。

    五福轻叹,说道:“我不知道大叔身上发生什么事,但眼瞧着,应该是落了难,碰到再伤心不过的事,只不过日子总得过下去,不管您的亲人在不在,肯定都希望您能活得安泰,为了他们,大叔应该放下,从头开始,对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