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又说:“你试着去做,慢慢就明白了。”
乔安娜眨了眨眼睛说:“或许,你可以为我做个示范?”
莫凡笑了一下,说:“好吧。”
乔安娜看了下手表,说:“马上就下班了,不如就在今天?”
莫凡说:“今天不行,我有安排了。”
乔安娜说:“那明天可以吗?”
莫凡说:“一k,明天。”
乔安娜满意地笑了笑,告辞走了。
莫凡回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翻开工作笔记,把已完成的和将要做的事情看了一遍。
他记忆力虽然很好,却习惯于通过这种方式梳理思路。陈保罗寄给他的那些刊物,他时常会对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理解c启迪思维。这种思考模式,同样适用于工作。而且人的记忆是非常奇妙的,一直记得不代表随时能够想起。有时很熟的物事,话都到嘴边了却偏偏想不起来,这在心理学上称为t一t现象。
只要是人,就难免会出错。林若熙不敢保证事事无疏漏,莫凡同样不敢保证。不过记工作笔记,却是他当上总经理之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他偶尔会随手记下些东西,但是并不翻看,因为那会他主要负责为林若熙查缺补漏,自己并不担什么责任。现在当上总经理,情况便不同了。
说起来对于这个新的职位,莫凡在认知上有很大地偏差。
在签新的工作合约时,他觉得和以前不会有什么不同。因为公司的老板林若熙不仅是个工作狂,还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总是习惯于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方面她跟海天电子的何总作风极像,也不怪梁文博曾觉得这二人更像是亲母女。
领导若是太聪明c太能干,有时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位被后人奉为智慧化身的蜀汉名相,做事情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事必躬亲,二是说话啰嗦。
事必躬亲看似负责,其实是因为他对手下的人不放心,说白了就是不信任他们的能力。说话啰嗦,则是因为他觉得身边的人智商和他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以必须要说得详细清楚,否则别人难以理解。
遇上这样的领导,不仅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会降低,还会让大家的思维变得懒惰起来。所有的事情领导都考虑到了,只须照着做即可,那还费脑筋干什么?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诸葛亮活活累死不说,还导致蜀汉人才严重匮乏,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先生并非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林若熙做事情也很喜欢事必躬亲,公司的大事小情,几乎就没有她不过问的,为此莫凡给她提过不止一次意见。林若熙说话当然不啰嗦,但若拿生活中的她进行对比,便会发现工作中的她话已不知多了多少倍。
正是因为了解林若熙的这些特点,莫凡觉得自己这个总经理会当得比较轻松,应该主要仍是起参赞的作用。然而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公司的日常事务,林若熙竟然不再过问,所有部门负责人,包括财务总监祁卫明,都转而向他请示c汇报工作。
当然,林若熙并非什么事都不管了,除了公司的整体发展方略之外,代理商的开拓c分公司的规划等等,都是由她在牵头主持。简单地说,她负责外部市场开拓,莫凡负责内部运营管理,两人女主外男主内,倒也分工明确。
相对而言,莫凡这个总经理当起来还是很轻松的,因为他不用承担营收业绩压力。但这只是按理来说,因为两人的分工并不是固定的。作为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又如何能够不关心公司的营收状况。而且按照新的工作合约,销售相关工作也在他职责之内。不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吧,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可是起码的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