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士皇帝。中国道教发展到顶峰。山西道教也发展到了最繁荣的时期。

    五代时。纷争不断。山西道教不断受到打击。在晋北。契丹世宗天禄四年(公元950年)七月。辽军准备进攻中原。派人到恒山求卦。因卦不吉利便放火烧了恒山庙。晋南后周世宗也下令佛教僧侣废寺还俗。波及道教。多数道士被迫还俗。许多宫观被封。

    北宋统一中国后。为收揽人心。维护稳定。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刚刚即位就下令停止后周世宗废止寺观的命令。并给杰出道士赐紫衣。增加道士人数。自此。道教又得到发展。宋徽宗崇尚道教。在其倡导下。以往废止的道观c还俗的道士得以恢复。山西各地又相继修建了大同太宁观c洪洞玉虚观c清灵观等大批宫观。山西道教得以兴盛。

    元朝时。由于成吉思汗对全真教道士丘处机的崇敬。封其为国师。道教。尤其是全真教得到大的发展。在山西。全真教更是占据统治地位。各地宫观林立c香火甚旺。芮城永乐宫更是大规模扩建。成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太原的龙山石窟。便是由当时任元朝教门提点官职的丘处机弟子c道士宋德芳主持修建的。是中国唯一的道教石窟。

    明朝初始。太祖朱元璋因有过和尚经历。对宗教内部比较了解。便推行了极严格的宗教统一控制政策。在即帝位后。他仿照管理佛教事务的善世院设置了玄教院。作为统一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后又设道录司统管道教。道录司分全真c正一两派。各自分设左右正一2名。左右演化2名。左右至灵2名。左右元义2名。山西当时也设立了道纪司。州设道正司。县设道会司。隶属道录司。管理地方道士和女冠。其主要任务是:编制道士户籍。道观的由來。任命住持。发放度牒。管理道士日常生活等。并规定三年发一次度牒。禁止男性40岁以下c女性50岁以下者出家。并限定府40人c州30人c县28人的出家数额。洪武二十八年。所有出家者集中于都城参加考试。未掌握经典者令其还俗。这样。山西有许多为逃避徭役而出家的道士不得不还俗。自元朝开始一度泛滥的传道活动得以遏制。但到明世宗时。由于他的崇道。道教就又不受限制地发展起來。至明末清初时。道观已遍布全省城乡各地。仅洪洞一个县就有150余座。柳林县共建过373座。可见明朝末期全省道教之盛。

    清王朝建立后。由于统治者尊佛抑道。山西道教自明朝开始的发展之势便开始衰落。并逐步与佛c儒二教相融合。如悬空寺由当初的道观变为儒c释c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寺内既供奉释迦牟尼和各佛c菩萨。又供奉道教的老子c吕祖等神仙。还供奉孔子c孟子等儒学代表人物。在道教自身派别中。门户观念也逐渐淡化。正一派道士成为全真教道士。全真教道士到正一道处修行也极常见。清朝道教人物中。山西籍道士王常日在全国影响甚大。他曾任北京白云观第七代住持。得到过清世祖三次赐紫衣的荣誉。他曾在白云观设戒坛培养道士。修改和制定清规戒律。致力于教团改革。现仍实行的三堂大戒。便因此而來。但他的这些努力未能取得充分结果。到清末时。由于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及伴之而來的西洋各种宗教势力日趋强盛。本已孱弱不堪的山西道教便更趋衰落。

    民国时。为振兴道教。于1913年在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国性组织。。。中华全国道教总会。山西省在一些重点地区也成立了分会。由于沒有经济基础。此机构对本省道教未发挥充分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道教理论受到批判。其很多内容被看作是封建迷信。道教教团的势力更加削弱。连太原最著名的道观纯阳宫也沒有了道士。成为纺棉的手工作坊。随后的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更使山西大多数道教被毁。道士逃亡。山西道教已完全衰落。直到现在。虽然中国的当权政府已经不排斥宗教。但山西这个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