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锅的消息,满清入关了。自此,明朝废,清朝立。
说来也玄,自此之后,雨势逐渐减弱,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樟溪镇的村民也开始投入到家园重建的过程中。
起初,镇里各里长组织一批青壮年,为受灾损坏的屋宅清理淤水垃圾,补砖添瓦,让受灾百姓能够回家安生。
不久后,便开始择一相对高地,统一修建新屋宅,准备让那些家被冲毁的百姓居住。虽然家园破碎,灾后百姓却倒是并不怨天尤人。朝代更迭,并不能改变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苦日子过惯了,百姓都养成了苦中作乐的心态。
随着大樟溪水势渐缓,不少无地种粮养家的渔夫,也开始重新建造渔船,甚至先做好竹排,独木舟,就开始下水捕鱼了。
大樟溪地处东南,原本就是山青水秀,鱼类丰富,若是没有这场大雨,渔夫们靠打鱼养家糊口至少是没问题,甚至将打捞的鱼获加工贩卖,还能小有积蓄。
有一天,一名渔夫撑着竹排在大樟溪捕捞,却不想,在岸边水草芦苇飘荡处,隐隐约约看到一尊神像,横卧其中。
当地百姓,笃信神灵,传说神遇风水之灾,也难免落难,落难之神,可能漂流数百里,想回原来所供庙宇,已是难事。当此之际,便会择一风水宝地驻留,延续新的香火。
所以,那名渔夫朝神像三拜后,便撑杆回村,找上陈玄化,并带点敬畏语气问道:“陈大师,我看那神像并非我们樟溪镇之物,不知是从何处漂来,既然驻留我们村,是不是有什么寓意?”
“真有此事?神留之地,也是神护之地,待我带上心田,您领我们前去察看一番,若是善神,就是我们樟溪镇的大喜之事。”陈玄化回答道。
但他也不知道,那神是凶神还是善神,但不管如何,神像驻留,必有因由。若是善神,则需觅得风水宝地,虔心供奉,若是凶神,则就需要安排法事,虔心恭送了,那样就麻烦了。
语罢后,陈玄化便带上陈心田,一路上还有不少村民加入,随渔夫一同前往神留之地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