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屋,烤火炉,哪里不冷往哪里钻最好。
翟顺仰头思考:来到这世间近四年了,是不是该发挥下现代人的灵魂了,好歹哥们也是穿越人士,不说做个神童吧,也不能一点也不凸显下光环啊。虽然前世25年都没认真学习过,但俗话说的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不过,不能太引人注意了,嗯,低调点。
一大四小围在火炉旁,旁边小琴带着两个小丫鬟服侍着。翟顺眼珠一转道:
“小姑姑,这衣服是不是穿的少了,怎么这么冷啊”?
“冷吗,顺儿,来,靠近点暖暖”。姑姑很贴心。
“哦,姑姑,为什么院子里的大黄鸡和狗狗都不用烤火的,它们不冷吗?”
“笨蛋弟弟,它们身上有毛啊,有毛穿在身上就不冷的,就跟我们穿的衣服一样”。晓燕姐敲着翟顺的头,神气的说道。
翟顺心里头老大的郁闷,不爽。哥们小心翼翼竟然被调笑成了笨蛋。哼,拉着小琴的手就往厨房跑。
“顺儿,你去哪?”
“厨房。”
“你去厨房搞什么?”
“搞毛。”
鸡毛c鸭毛c鹅毛c羊毛c牛毛c驴毛。一番搜刮下来,后面跟着长长地‘抱毛队伍’,翟顺才说要动物毛做衣服穿,要不冷。立马就有朴嫂黄大婶说她在老家试着做过,有经验。只是没多少毛,做不了两件衣服,所以农村有,却一直没法传播开来。
翟顺那个高兴啊,哈哈,有专家在,不用想办法引导了。
“毛不是问题,咱家多”。于是在黄大婶的带领下,大汉第一个专业化的“羽绒服”生产队就这么诞生了。
见证了新的衣服确实暖和,小姑姑c晓燕姐c晓贝姐也都开始兴奋的指挥者自己的丫鬟加入服装生产大队,甚至还有人提出了被子c帽子c手套的概念。翟顺不得不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
“爷爷c爷爷,您的新衣服”。
“娘亲c娘亲,您的新被子”。
“奶奶c奶奶,您的新手套”。
晚餐间,成了晓燕姐c晓贝姐c翟顺等小家伙邀功的战场,都是一副:‘我厉害吧,你快夸我c快夸我的样子,傲娇味儿’十足。
在老爷子和奶奶的夸赞下,一餐晚饭下来,家里顿时多了几个昂首挺胸的‘圣斗士’,那小样儿,够够的。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老爷子大手一挥:“赏。”凡参加过生产羽绒服装c被子c手套c帽子的朴嫂c丫鬟个个都得到了70文大钱的厚赏。
看到并不是赏赐金银,让翟顺有点不解,貌似跟穿越大神挥挥手金银一大包的情况不一样。随后私下里多次观察翟顺才了解到:原来市面上,一文钱一个包子,两文钱一碗汤饺,平均一天两顿最多才十文钱,70文大钱,实际上已经代表着每人得到了七天的生存物资,十来个人,只是搭个手,做几顶帽子c手套c衣服被子,确实已经很多了。这时候的钱币兑换率在1金一五十两银子,1银一一百文大钱。整体使用情况还算良好,远远没有达到汉朝后期战争死伤无数,物资奇缺,银钱泛滥,以物易物的地步。
才一个星期左右,家里的长辈们都发现了这汉朝版羽绒服的好处,进出里外温暖舒服,顿时兴趣大增。一个个的吩咐府里佣人多做几件,再多做几件。自己穿的c送人情的一大堆,其中以老爷子和小叔叔最精明,小叔叔打起招牌送到自家店面里去卖,金银‘哗哗’进账c收获不菲。老爷子大撒‘人情’,往刺史部c洛阳朝廷里到处送礼,听说受到了朝廷大佬们上至皇上c大臣,下至门客c小太监的一致好评,让老爷子脸上的笑容就从没消失过。
才月余时间,最开心的莫过于当初的羽绒服生产大队了,从十来个人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