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哒,咯咯哒。”姥姥听到母鸡的叫声,从鸡窝里检出个带血丝的鸡蛋,嘴里高兴地说:“今年打春早,鸡下蛋也早,这才初七就下蛋了。”说着从屋里抓了把谷秕子,扔到下蛋的母鸡旁。一群鸡马上围过来,在地上抢食吃。
初七送火神,吃过午饭姥爷就给兄妹仨扎火把,一米多长的木棍上头绑着大豆秸秆和麦秸,哥哥还找出两个小炮仗塞在里面。
姥姥让妈妈和壮面包饺子,悠悠问姥姥:“姥姥,啥是壮面啊?”
“麦子c豆子(黄豆)c高粱各一份三掺,高粱用开水烫一滚去涩,这样磨出来的面劲道,擀面条和饺子皮不裂,过年专门磨的。”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高手在民间。悠悠觉得自己真相了,其实就是在麦子少的情况下尽量的吃好点。
悠悠趁姥姥和妈妈不注意,偷偷的从空间里拿出一袋一公斤的饺子面粉,倒入盛壮面的面瓮里,拿了个擀面杖搅拌着掺和。
被姥姥看见了,赶紧的过来阻止:“小祖宗,这是吃的东西可不能玩。”
饺子馅还是年前调好剩下的,今年年前打春(立春),年后回温快,再放怕有味(变质)了,姥姥让今天包完,初十石头生就不吃了。
悠悠又偷偷的往饺子馅里加了些精制调和油,别的油怕姥姥闻出异味来。吓死宝宝了,为了你们吃点好的宝宝容易吗!
晚上吃饺子,悠悠吃着加了料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嘴里哼哼着:“咱们的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呀吗真高兴。”
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姥姥拍了下悠悠的头:“看你那馋形,不过今天的饺子还真好吃。”悠悠听得暗搓搓的笑,终于能帮到家里了。
天刚黑,爸妈就领着兄妹仨去送火神爷。韩屯村北靠黄河,出村有东面和南面两条道路。这两条路上远远近近的亮着几十个火把,犹如一条长长的火龙。
不时地有“噼啪”的炮仗声响起,引起孩子们的一阵阵尖叫。
各家的火把大小不一,燃烧的时间长短不同,快烧完的几个放在一起,就形成个小火堆,人们围着火堆取暖,最远的火堆离村子有一里地(半公里)。
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这也是农村群众娱乐的一种方式,没有因封建迷信活动被制止。
过了初七,年味就淡了。姥姥和爸妈商量着垒个猪圈喂猪,说迪迪大了,能离人了,悠悠能领着弟弟玩,姥姥有时间去割猪草。
从大人的谈论中,悠悠知道了,这个年代喂猪不只是能卖钱,还能攒粪换工分,可以多分点粮食,孩子们长大了吃的也多了。
悠悠拍着胸脯打保证:“我长大了,保证看好弟弟。”
迪迪也学着拍胸脯:“我也长大了,保证跟着姐姐。”
小样,你那是保证跟着吃零食好吧。
悠悠想到过年吃过的味道鲜美的猪肉,就问:“姥姥,咱家喂几头猪?”
“还喂几个,一个养大也不容易。老话说的好:穷人不读书,穷人不喂猪。猪也得吃饱吃好了才长膘,不喂到120斤食品站里不收。”
“姥姥,咱们喂俩猪吧,我和弟弟也去割猪草,喂大了咱过年下也杀猪。”悠悠想着东北的杀猪菜,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小祖宗,你还去割猪草,篮子都挎不起来。你能看好弟弟就是帮姥姥大忙了。”
昊昊发言了:“姥姥,我放了学能去割猪草,咱就喂俩吧,杀了猪姥爷多吃点肉身体就好了。”
迪迪听见吃肉就兴奋:“杀猪吃肉,杀猪吃肉。”
“中,咱就喂俩猪,让俺昊昊孝顺姥爷。”看着姥爷欣慰的笑脸,姥姥一锤定音。
悠悠内心独白:您老喂多少我都能给养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