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旧历中元节。明c倭两国在汉城景福宫签订了和议条约,第一次朝鲜之战结束。     第一次抗倭援朝,明军在统帅李如柏的带领下,歼灭倭奴五万余人。四万明军,伤亡合计不足五千。从伤亡比上,就能说明大明军队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     然而,明军上下,从统帅李如柏,到底层的士兵,都心怀不甘。假如朝廷再派几万援军入朝,他们一定可以将倭奴彻彻底底的赶下海。     没有办法。大明的财政已经初现隐患。相比于一场域外的战争,有限的国库存银只能用在国内一些火烧眉毛的急务上。     朝鲜一方对战争最终结果亦是不满。领议政大臣柳如龙甚至给万历帝递上了奏折,请求大明再派援军,彻底消灭盘踞在釜山c蔚山c浦项几处地方的倭奴。     万历帝的回复,让朝方紧紧地闭上了嘴若尔等执意请求大明派兵,则由朝鲜明军军费。     万历帝派兵入朝的最大原因,是倭奴如果占据整个朝鲜,会对辽东构成威胁。现在,倭奴仅剩一万人,驻守在朝鲜的东南沿海。这场仗再打下去,就成了逞强斗勇的非必要战争了。     辽东铁骑,在朝鲜留下了八千人,防备朝鲜东南的一万倭奴。其余主力,全部回京。     两个月后,京城,德胜门!     抗倭援朝总经略宋应昌c军务提督李如松c监军钦差贺六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德胜门前。     太常寺的乐工奏响了《得胜令》,内阁首辅王锡爵率文武百官,迎接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入城!     宋应昌c李如松c贺六刚下马,司礼监秉笔陈炬便走上前来,说道“皇上有旨,赐宋应昌c李如松c贺六三人皇宫骑马!”     皇宫骑马,是一项至高的荣誉。     贺六忽然蹙起了眉头。他害怕李如松这个脾气暴躁的粗人不做推辞,真的骑着马,大摇大摆的入城,进入皇宫。历朝历代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将领恃功而骄。     贺六想多了。人家李如松聪明着呢!     还未等宋应昌开口,李如松便抢着说“陈公公,末将何德何能?怎配享用皇宫骑马的殊荣?此次抗倭援朝,功不在末将,而在那些视死如归,拼死报国的士兵!若今(日ri)末将骑着马,趾高气昂的进了皇宫,实在对不起那些阵亡士兵的亡灵!”     贺六跟宋应昌齐声附和道“臣不敢领受如此殊荣。”     王锡爵在一旁道“胜而不骄,如松,你真乃大将之才!”     陈炬却道“李提督,皇上的旨意是让你们骑马进京城,再进皇宫,好好的风光一回。你们坚辞不受,与皇上旨意相悖啊。”     贺六道“陈公公,劳烦回禀皇上一声。将我等的想法,禀报皇上。”     陈炬点点头“好吧。你们在德胜门稍等片刻。”     陈炬走后,一众官员围了上来,纷纷道贺。     王之祯c骆思恭领着十四岁的贺泽贞,亦来到了贺六面前。     贺泽贞大喊“祖父!你可回来啦!”     贺六见到贺泽贞,(爱ài)怜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大半年没见,你又高了一头。”     王之祯笑道“师傅您去朝鲜为国拼杀。我在京城里自然不敢怠慢了泽贞这个干儿子。我家那糟糠妻,怕他长的慢,天天给他炖骨头汤补(身shēn)子呢!”     骆思恭在一旁笑道“我天天教泽贞刀法,他天生就是个练刀的材料。”     众人客气寒暄了整整半个时辰。陈炬一头大汗的跑了回来。他道“有上谕!李如松c宋应昌c贺六三人,居功而不傲,实乃群臣典范!准三人步行入京,承天(殿diàn)见驾!”     自从六年前,万历帝跟清流言官们赌气,不再上朝,他就再没有去承天(殿diàn)接见过臣子。如今李如松等人凯旋回京,万历帝也算为他们破了例。     李如松领旨谢了恩,又转头高声朝着一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