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呵呵!”

    邓丰茂笑笑,没有在说下去,现实会给予他们最真切打击的。

    曾经他也天真地以为他们邓村的茶世界上最好,可时间给他上了最好的一课。

    茶叶先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由茶树生长的地理环境c日照湿度等不可变因素决定,再次之就比拼制茶工艺!

    就以武陵源的‘青岩茗翠’来说,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地理位置优越,生长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气候温和云雾缭绕湿度大,有利于茶叶中的氨基酸c咖啡碱等有效成分的形成和增长,在先天上就已经赢过了许多茶叶品牌。

    制茶工艺上‘青岩茗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经获得华夏食品展览会银质奖章,青岩茗翠畅销全国,所以在制茶工艺上不仅有完整的传承,甚至在几十年的实践操作中得到了改良。

    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其他小型茶叶品牌则很难在茶叶市场上立足,在夹缝中勉强生存下来就满足了,又奢望什么制茶工艺的发展呢?

    更有甚者,诸如李家坳的东风茶场直接被淘汰了!

    所以小品牌无论在先天的地理c环境条件上,还是在技术工艺底蕴上都与大品牌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这种距离不会被缩小,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扩大!

    邓丰茂能够维持住邓村绿茶的目前的现状就心满意足了,从来没有想过得奖的事,东风茶场一个连他都记不清的小品牌竟然妄想在茶叶评审会上得奖,只能说太年轻了!

    须臾。

    一位生农业厅的领导做完讲话,茶叶评审会正式开始。

    评审专家们参照相关国际c国家标准并结合中江省茶叶品质特点,确立审评方法。

    每位评审专家的座位前都有个专用的茶叶评审杯,准确称取五克样茶,按一比二十二的比例冲泡沸水,并在冲泡时把茶汤中的泡沫刮去。

    静止两分钟后带汤闻香气,然后,出汤,看汤色c评滋味,二次开汤,冲泡三分钟后按前述操作,顺序审评,三次开汤,冲泡五分钟后仍按前述操作,顺序审评,通过三次冲泡综合评定香气c汤色c滋味及叶底。

    坐在主席台上的茶叶评审专家们年纪最小的都在五十以上,都是跟茶叶了半辈子交道的人,一生喝过的茶比很多人喝过的水还要多,他们的鼻子c舌头c眼睛对茶香c茶汤的滋味c茶色都极为敏感,有些品牌第一次开汤就被一致淘汰了,根本没有进行后两次开汤的必要。

    毕竟有一百多个茶叶品牌来参选,若每个品牌都走完三个评审程序,至少要花三四个小时,而茶叶评审会一般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

    荀良工年近七十,满头白发却精神奕奕,担任中江省茶叶协会会长十余年,经验非常丰富。

    在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已经排除了三十多种茶叶。

    “哎,中江省的茶文化终究比不得豫河c闽州c滇南等茶叶强省,每年能上得了台面的茶叶实在太多了,而且总是那么几家茶叶厂!”

    按照茶叶协会的条文,茶叶协会主席最高年龄不得大于七十,荀良工主持茶叶评审会的最后一年,仍没看到让他眼前一亮的新茶,而青岩茗翠他喝了几十年,早就没有了新鲜感,且青岩茗翠与那些顶级的茶叶品牌相比,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心中无限感慨的同时不免有几分失望。

    “老荀啊,这茶叶评审的工作真是份苦差,平时喝惯了那些上好的茶叶,再喝这些茶都磨舌头!”

    挨着荀良工坐着的省茶叶协会副会长关成济抿一口待评审的茶叶,忍不住苦着脸抱怨道。

    “一年就这么一次,坚持坚持吧!你比我小三岁,还能再来三年,我明年就要退休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中江省有新的茶叶品牌冒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