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白光从林中照向天空。人们又好奇又害怕,于是结伴去看,结果看到了一个像蛤蟆一样的东西,它有着金光闪闪的背部,很快就飞走了。当时人们将其命名为“金背蛤蟆”,其实这就是一个发出强光的飞碟,较为扁平但中间有较高的圆弧状突起。因为这天是中秋节,所以人们认为“金背蛤蟆”是从月宫里来人间参观访问的使者。当时的工部员外郎张周封常常提起此事。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曾做过工部员外郎,工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的工业部副司长的职位,这是政府高官,在这类事上不会胡说八道。     在唐朝第十四个皇帝的时候,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年间(约公元827年至835年),有一个叫郑仁本的人,他的表弟和一个姓王的秀才一起去嵩山旅游,由于植被非常茂盛,阻挡视线,导致两人迷失在了幽深的山谷中。眼看快要到晚上了,两人却还没有找到出山的路,他们又饿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草丛里传出打呼噜的声音。两人拨开草丛一看,只见一白色影子。两人壮胆上前仔细查看,原来是一个穿着奇怪的白衣服(白色宇航服)的人在鼾睡。于是,两人叫醒了白衣人:“兄台,打扰了,还请恕罪。我们是从外地来此地旅游的,迷路了,很着急。兄台是本地人吗?知道出山的路吗?”可是问了好几次,好像那白衣人都不想搭理他们似的。其实是因那个白衣人刚被叫醒,处在还没完全清醒的状态。     就在两人不断地询问时,白衣人整理好了思绪,坐了起来,说道:“我不是本地人,我来自月亮。”看到两人惊诧的神情,白衣人继续说道:“你们先听我讲个故事,月亮其实是一个球(原话“月势如丸”),由六七种金属的合金制成。你们看——”白衣人指着天边的月亮继续说道:“月亮上那些明亮的地方,那是由于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处而显现的。上古时,天人召集八万二千户人修理月亮,我就是其中一户!”为了证明最后一句话,白衣人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身边的包裹。两人一看,包裹里面果然有类似凿子和斧头的工具,还有一包“玉屑饭”(像玉屑一样的食物)。白衣人从玉屑饭里分出了两份,赠送给两人:“你们饿了吧,吃吧,这饭虽然不能让你们长生不老,但也可以保证你们一生不得病哦!”说完,白衣人又给两人指点了出山的路。两人接过从没见过的玉屑饭,低头细细观察品味,等他们吃完以后,再抬头看时,白衣人已不知去了哪里。     (上面的故事被记录在唐朝宰相儿子的笔记《酉阳杂俎:天呎》里,在当时,宰相儿子比普通人更有机会博览群书、提高认知。同样的道理,别看现在几乎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有机会看到本书,如果在古代,本书也许会成为少数人看的书,成为禁止普通人看的禁书。)     从上面的故事中透露出了很重要的信息,即:自从“月球人”李白下凡及唐明皇在梦中访问月球以后,唐朝(九世纪时)的高层就已经知道月亮是一个球体了,而且还知道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月亮的明亮处,是太阳照在其凸显部分而导致的。而近代人类最初用天文仪器观测月球是17世纪初的事。当时,意大利人伽利略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现代天文望远镜。在观测中,他第一次发现了月球地表的起伏不平,有环形山,有洼地,有平原(即月海),月亮的暗处是洼地和平原,而明亮处正是月球表面突出的地方。故事中白衣人所穿的衣服是轻便宇航服,食物则是外星科技制造的太空食品,有大幅提升免疫力的效果。“玉斧修月”的传说的时间比唐朝更早,它讲从女娲补月开始,从古到今,神级外星人在对月球进行维护维修时,陆续从地球上调动了很多人去修。由于这些人知道了神级外星人存在的秘密,就不能再回地球上了,只能留在月球上成为“物业维修工”。当他们想回地球时,会和圣星人申请,然后回地球上转转,熟悉熟悉地球上的事物,以便更好地完成一些在地球上的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