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看,所以长颈鹿在神话中被塑造为“俯视众兽”的百兽之王——麒麟。
原始长颈鹿的脖子并不长,而且四肢粗壮,那后来长颈鹿的脖子是怎么变长的呢?这是由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地轴改变了,非洲变得干旱起来,陆地上的植物大都干枯了,低处的草、树叶很快就被其他动物抢光了,而那些长脖子的鹿能吃到高处的树的叶子,就活下来了,短脖子的鹿都饿死了,长脖子鹿的后代也是长脖子,偶尔出现一两个短脖子的,又饿死了,所以长颈鹿在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快速进化。
《山海图》(《山海经》)中没有麒麟。商朝之后、明朝之前的中原人从来没有见过长颈鹿,更没见过短脖子长颈鹿,而后人根据文字记载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的麒麟是龙头、鹿角、鳞身、牛蹄的怪物,所以麒麟也叫“四不像”。需要说明的是,“四不像”并不是麋(mi)鹿,因为麋鹿见到猛兽是要逃跑的。长颈鹿可不怕猛兽,它的蹄子相当厉害,当受到威胁时,高大威猛的长颈鹿会用蹄子猛踢敌人的要害,踢一下足以使狮子的头骨或肋骨碎裂,二十一世纪的网络上就有长颈鹿把狮子踢得屁滚尿流的视频,还有个视频,一群狮子围着一头雄壮的长颈鹿,丝毫没有办法。
不仅长颈鹿不惧狮狼虎豹等猛兽,牛也不怕猛兽。人类有个童话里讲狮子想吃牛却不敢硬上,只能用哄骗的方法,假装要请牛吃羊,哄骗牛到陷阱。这个童话还真说对了,如果单打独斗的话,有的公牛甚至可以完爆雄狮。这个童话还说明,牛可不是只吃素的!因为一般的牛都是由野牛驯化而来的,都有野牛的基因,攻击性很强,也会吃肉。所以在周商交替时的封神大战中,有一次由于对方骑的都是猛兽,所有的马都跪了,哆嗦着站不起来,所有骑马的人都摔地上了,只有骑四不像的姜子牙、骑牛的黄飞虎、脚踏“轮型智能无人机”的哪吒没有被摔。姜子牙的四不像就是从昆仑(非洲)的师父那里借来的,而不是来自珍稀动物麋鹿的原产地——中原南方。四不像就是圣星人用基因科技还原的短脖子的长颈鹿,让姜子牙用来和骑猛兽的敌人对阵。
(看到这里,有读者问:“既然商周之战有高科技战争的成分,那为什么姜子牙还要去昆仑宫借短脖子的长颈鹿呢?莫非长颈鹿比那些高科技交通工具更快更舒适?”作者回答:“那时候路不是很平,还是骑着坐骑舒服。”又问:“个人认为,当时交通的工具不只限于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吧?”回答:“当时人类以陆路交通工具为主,能飞来飞去的都是少数圣级和神级的人物。”问:“就算短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实现四驱加全地形行动,但如果被带红外感应的高科技武器监测到了,估计也是秒秒钟被灭掉吧?”回答:“那个时代的人们打仗打的是民心,是信仰。不然就算胜了,也没有用。当时战争的规则有很多,可不是小人的打法。所以得坐稳了再打,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打,输了也要让人心服口服。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差点被打死吗?就是因为英*击手正要扣动板机时,华盛顿转身了,英^国^狙^击^手就没有开枪,因为在别人背后开枪不绅士!东方在春秋时期之前,西方在近代之前,都是这么打仗的。如果用小人和流氓的打法来打仗,就算赢了,也得不到对手的尊重和心服,就得不到民心,就长久不了!”)
狮子和麒麟(长颈鹿)的发源地都在非洲,这些信息慢慢地遁入了各个文明的神话传说里面,留待后人去探索和发现。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原并没有狮子和麒麟的活物,但是保留着关于它们的各种雕塑、画像和文字描述。其中,以石头雕像最为常见,因为用石头保存信息是最好和最环保的方法。盘古大陆分裂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各个人类文明在选择记录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的材料时,随处可见的石头是首选。金属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