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呢?而且还是退到了极原始的程度?一方面,是由于圣星人逐步限制和降低人类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夏朝的时候,盘古大陆发生了分裂,中原地区遭受了大洪灾,很快退回到原始社会)
《山海经》中记录了太阳从西北方向升起过,给后人留下了地球曾经反方向自转和地轴倾斜的线索。由于盘古大陆的分裂和地轴倾斜导致地理环境和天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第二次人类文明结束时地球曾经反方向自转),禹决定一次性做个了结。但是当时人类是不能随便改变方向的定义的,因为这会导致很多和方向有关的重要资料都需要更改,神的方向系统也得更改。禹得到了神的批准以后,用神赐予的风水罗盘对地球磁场进行测定,重新定义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仍把太阳升起的方向定义为东方,《淮南子》记载“四极废,九州裂”,就是指大地裂开后,废除了原来的方向,定义了新的方向。
重新定义了方向之后,有一天,有个人向大禹汇报工作:“现在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精确的方位,虽然你有神给的罗盘,可很多普通人没有,经常找不准方向。”大禹此时正在吃饭,听到此言,他放下碗勺,抬头看了看天空,四下张望了一番,然后又低头看了一下勺子,一拍脑袋,“有了!”其他人顿时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见大禹拿起罗盘,又测量了一番,果然如心中所想,他把想法讲了出来,经过多年的验证和传承,北极星和“勺”状的北斗七星成为了后人指示方向的天然坐标。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在此之前的时代是没有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星球和星系确实存在,但并没有用来指示北方的方向),后来才有的(后来才用于指示北方的方向)。
且说大禹在《山海图》整理完成之后,开了个庆祝大会,会议精神就是“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从此以后,新的时代开启了。
为了纪念新时代的开启,禹给自己的孩子更名为“启”。另外,他还遵从“神”的旨意,把和太阳一样在东方升起的太阳系文明之本源星球——金星命名为“启明星”。
公元前2070年,人们拥戴大禹的儿子“启”在东非地区建立王朝,当地在盘古大陆时期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盘古大陆分裂后,这里在地理上仍然是亚、欧、非三大洲的中心地区。月球远离、地轴倾斜后,地球上有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但东非地区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炎热的夏季,所以这个王朝以“夏”为名,叫夏朝。夏朝法老身后总有两个人摇着大扇子,这个传统后来随商朝东迁,一直在中原地区延续。就算是在很冷的冬天,历代帝王背后也总有两个撑大扇子的人,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礼仪,大扇子只要撑好了就行,只要这个形式,并不用扇动。
夏朝之所以叫夏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启”出生在希腊。在盘古大陆分裂之前,希腊和东北非以及叙利亚等相邻地区都是禹的父亲“鲧”的封地,也是原先“下埃及”的中心地区,人们延续了“下埃及”的叫法,把“下埃及”简称“下(夏)”。“下”和“夏”的读音都一样,都是既可以念[xià],也可以念[hà]。“希腊”的读音就是“夏(下)”的读音的演变,还有叙利亚(和下的读音接近)、伊拉克(伊拉的快速连读和夏的读音相近)、伊朗(和希腊的读音接近),读音其实都差不多,因为这些地区在盘古大陆时代都是一个地区,当时的东北非、西亚(两河流域)等地都是紧挨在一起的。
(1955年,叙利亚南部有一个农民,他在当地沙漠中偶然挖出了一个用灰色玄武岩雕刻的狮子和一个盆子,盆子上刻有行军的武士和宴会的情景。消息传出后,经过之后十几年的考古发掘,人们在此地发现了一个古代名城。1962年,22岁的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玛蒂埃带领一支考古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