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宇宙之心为了保护自己只是暂时分解了自己,后来在其他五个宇宙宝藏碎片的感应下又重新聚合起来……

    后来成为宇宙最强的圣帝尊最后感应到一切来龙去脉,圣帝尊决定帮助一心登大道的张良摆脱轮回。于是他和宇宙连通,找到了张良的转世信息。

    张良入籍圣星,千年心愿终得偿!

    后人相传张良遇黄石公授书的故事,是张良为了宣传炒作自己编出来的故事。因为当时是男权社会,就像女娲开天的故事被改成盘古开天的故事一样,张良把仙女传书改成黄翁授书。

    故事中讲,张良离开秦国都城咸阳以后,来到下邳,有一天在桥上散步,遇见一位穿着道家服装的老翁。老翁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桥去把我的鞋子取来!”张良听别人叫自己是小子,一下很火大,真想给他一拳,但见此翁年已老迈,便强忍怒火,下桥为老翁取鞋,取后上桥跪上把鞋子递给老翁。老翁伸出脚来让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更是气得差点晕倒,后来一想,算了,好事做到底,就帮老翁穿上了,老翁连谢谢都没说就转身走了,张良愣在当地,心想:“这都是什么人啊?坏人都变老了?”没想到老翁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五日之后一早在此等我。”张良觉得奇怪,心想:“我五天以后看你到底弄什么鬼。”五日后一大早,张良抱着好奇心来到桥上,没想到老翁比他还早到。老翁对张良说:“与人约定,不能迟到!回去吧,五日后早点来!”五天后,张良听到鸡打鸣时就赶紧去了,可老翁又先在桥上。老翁怒容满面地斥责张良:“为什么又迟到?五日后可要早来。”第三次,张良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在半夜就到了,过了一会儿老翁来了,老翁高兴地说:“这才像话!”并拿出一部书对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给皇帝当老师了,我推测你十年后一定能成功。十三年后你来见我,我是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张良回家后,查看那书,乃是《太公兵法》,从此时常刻苦学习,学到了不少本领,人生从此如开挂一般,按书中的方法辅佐刘邦成就了帝业。后来张良随刘邦大军路过济北的谷城山时,为了圆自己编的故事,找了一块很大的颜色发黄的石头运回家供奉起来,每天按时祭拜,张良托病归隐后,把黄石制成石匣,用来装书。张良的故事中没有说那个老翁的姓名,后人以故事中的“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将其命名为“黄石公”。

    后人考证后认为,张良所得的是《素书》而不是姜子牙所著的《太公兵法》。民间视《素书》为奇书、天书!书中以道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揭示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源!

    《素书》是张良从天书和梦中提取出来的精华,其文言简意赅,至诚至理,以平常人的心智基本可以看懂,是中国传统国学的上乘经典,比四书五经之类要好得多!《素书》告诉人们,作为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怎么做才是道德的!这里的素质和道德是一种恒定的标准,从古到今到未来都适用。人的素质和道德上去以后,就可以得到神灵的青睐,在梦中得到神灵点化,提高认知。

    张良的第九世孙叫张道陵(34—156),东汉初期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本名张陵,他学习了张良留下的东西以后,提升了认知,悟道,成为了道教创始人,他是第一代天师。这个天师是代代相传的,继承者都叫“张天师”!

    张陵26岁就成为重庆市的市长,但他从当官起,就有了深刻地体会,经常干昧良心的事不利于修心养性、不利于长生不老!于是张陵很快就辞职隐居,天天按照先祖张良传下来的法门修行,他90岁时依然身体健康,已经是当时平均寿命22岁的四倍以上,简直就是活神仙。(由于各种天灾人祸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各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