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头“忌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这十一个黑色毛笔字我可以勉强看懂,内页里全是看不懂的紫色字符。咦?等等,我隐约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些紫色的字符,可是大脑仿佛短路一般怎么也想不起来。
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紫色字符,却不知道其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我的好奇心非常强烈,想尽各种办法对古书进行破译。我上网查找各国文字进行比对,却没有丝毫头绪。我又下载了最新最全的文字识别软件,用扫描仪配合进行识别,却只出现断续的无规律的代码。我甚至拍下一些古书的照片发到网上,想请热心网友帮忙辨别,希望能有线索,却鲜有回复,更没有一条有价值的回复。
在书的最后一页,用黑色的墨画着很多圆圈和方块,非常像我之前看过的一个电视节目里讲的古乐谱。我把这篇奇怪的“古乐谱”复印了下来,抽空去找一个懂音乐的朋友,让他分辨,他说:“哎呀,确实像古乐谱,但我看不懂。不过呢,我有一个良师益友,她是中学音乐老师,姓李,平常爱好收集古今中外的各种乐谱,她应该能懂。”
我一听,乐了:“对啊,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你带我去过一次她家,客厅很大啊,还摆着一架白色的三角钢琴,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我朋友说:“对对对,就是她。”
于是我们约好了时间,我朋友带我去李老师家请教。
李老师审阅了复印件,思考了一会儿,她说总觉得那像秦汉时期的乐谱,可是她也解读不了。看着我失落的神情,李老师向我建议:“你怎么不去让专家鉴定一下呢?”
我朋友耸耸肩,双手一摊,打岔道:“我认识的专家就是你呀!别的专家我们也不认识呀!”
李老师自嘲地笑道:“我算什么专家。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这几天省城太原有一个鉴宝栏目正在举办‘山西民间寻宝’的活动!我刚拿祖传的乐谱去做了鉴定,鉴宝大师说是安史之乱后失传的《霓裳羽衣曲》真本,唐玄宗李隆基所创,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还为此曲伴过舞呢。”
我惊讶道:“《霓裳羽衣曲》据说这是唐朝乐曲精品,非常值钱!”
李老师点点头:“是的,鉴宝大师说至少值两个亿!我准备把它拍卖了,这样就可以实现我的梦想了。”
原来,李老师早先计划筹建一个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传统音乐博物馆,资金差点就到位了,可是因为去年(2008年)的金融风暴,各种基金、股票大跌,赔了很多钱,计划就搁浅了。
我朋友一拍大腿,喜道:“哎呀,真为你高兴,我知道投身公益、回报社会一直是你的梦想,可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早先还筹划什么曲线圆梦,想通过别的途径弄点钱,这下好了,不用回你们村竞选村支书了!也不用去求县长等各级领导行善积德搞赞助了。”说完,他扭头对我说:“那你有空了去趟太原,让大师鉴定一下你发现的古书是什么来历。”
李老师也叮嘱我:“别等有空了,赶紧去,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
我信心满满地说:“好!我一定去!如果这书也值两个亿,我要么上交国家,要么把它卖了和你们一起回报社会!”随后我向李老师记下鉴宝节目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便告辞回家。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古书到太原拜访那些鉴宝大师去了。报名、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地把古书拿了出来,双手奉上。
没想那几位大师接过古书后,神色紧张俱是一愣,问我是从哪里得来的古书,我据实以告,然后静待他们探查此物的底细。几位大师开始认真仔细地鉴定起来,看着大师们好像发现了什么绝世宝贝的神情,我心里嘀咕:“还是大师有眼光、有文化、有底蕴、有积累,刚才排队的时候,那些拿着话筒的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