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历史上想变革的人多了,哪一个是有好下场的?成功的又有多少?     秦真虽然不认同杨彪的话,但是他也不会跟杨彪说话太深的。     少惹麻烦。     但杨彪这时候还在继续和他说话。     “镇国公少有伟略,威震四方,若是能够心怀天下,必能建立丰功伟绩。假使保得这朝廷稳定,天下太平,则黎民百姓,必能因此得福。而镇国公也必将功德无量。”     呃,杨彪这是来跟他谈稳定朝局的事吗?朝廷的局面稳定了,他们的工作也好做了。     杨彪其实是想为天下做点事的,虽然他基本的认识是错误的,但是那只是因为他历史的局限。     古人的士大夫,对于当时的事,怎么可能看得清?     后世的秦真,无点墨,之所以对这时的时局,比杨彪看得透彻,那是因为他有别人的观点。     对历史时局的弊端,早有几代人的研究结果,他还需要有什么洞察力?     土地兼并的害处,是其他人早给秦真总结了,根本不需要他去分析。     只可惜他虽有结论,却无法撼动这个时候整体的阶级利益,所以,改革也是发动不起来的。     而杨彪,虽然也是心怀天下,可是认识不到事的根本矛盾,在错误的路上,却坚信自己是对的。     这样下去,他又能做出什么事来呢?     即使暂时起到了一些效果,矛盾长久积蓄起来,到最后却是又会爆发。     所以历史上的王朝,每一个都是陷入了这一个死循环,无法摆脱。     秦真也没办法。     而杨彪这次来的目的,这个时候也是很明显,就是来游说他,让他忠心地替皇帝稳住局势,好让他们这些老头子,放手去干。     他们有能力治理国家,但是没能力保证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所以需要一个强硬的武人系统,为他们的行政纲领,保驾护航。     因为再好的措施,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是实施贯彻不下去的。     而杨彪对秦真,倒是没有怀疑,他认为秦真还是可靠的。     秦真能甘于放权,这就是没人能做到的,秦真的人格,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年轻人,难免会变的。而且秦真还年幼,未免也不会受到什么人的影响。     若是被人把他给带歪了,那后果也就很不好了。     所以杨彪此来,是要给秦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让他忧国忧民,忠心为皇帝效命。     感觉到杨彪的这个意图,秦真是只能无奈失笑。想要他为皇家效忠,那是不可能的。     秦真受的教育,就让他不可能做一个忠臣。     他对皇权,没有敬畏之心,怎么可能真正忠于皇帝?     秦真所做的,只是不想让自己过得太坏,他要让自己过上稳定,没有危险的生活,所以他才做了这一切。     他这么一路行来,真正说起来,所做的一切,都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自保。     但是面对杨彪,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不敬皇帝,那可是大罪,大不逆,要砍头的。     他这种思想,怎么能随便跟人宣讲?     “太尉所说,小子能力单薄,恐怕难担大任。不过能力所及,我倒是会竭尽全力,不敢稍有懈怠。”     秦真是道。     说的不错,既谦虚了一番,还表明了心迹,杨彪怕也是找不出他话里的毛病来的。     杨彪听了秦真的话,不住点头,孺子可教。     对于秦真,杨心里更多的是信任。但是这种信任,也还是要用更多的交流来巩固。     不然两边生疏了,秦真少年心,一步行差踏错,那最后会倒向哪一边,可就很难说了。     所以杨彪是决心要和秦真多结交。     这次借着大雪封城,杨彪也有时间,所以就来秦真这边走走,晓之以理,动之以,现说法,来给秦真洗脑,要让秦真做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