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由于舍身救人扎伤了脚,在家经过二妈一个星期的细心照料之后,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因放心不下猪场里的事情来到猪场。
文旺哥做事就是地道,从志强家出了事,他始终用心地帮助着他们家,身为村委会主任又是家族中同一辈兄弟中的大哥大,好多的事情都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这次进猪场帮助韩杨是因为他一下子救了三条人命,全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怀着对韩杨无比敬佩的心情主动来帮忙的。这几天正好赶上村里没啥事儿,白天猪场里有冯丽娟和孟桂珍帮忙干的很轻松,晚上他就住在猪场,把猪圈和貂棚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
平日里说话刁钻爱占上风儿的孟桂珍,看见韩杨下来摩托一瘸一拐的马上迎上去搀着他说:“哎呀,我的活祖宗,你不在家里好好地养着来这里干啥?崴拉崴拉坏喽可就受洋罪啦。”
文旺哥推着貂粪走过来说:“表弟呀,这回你可真成了名人了,咱镇上团委书记小郭听说了你舍己救人伤了脚的事情,特意打电话来问情况是否属实,让写份报告材料递上去,说是准备带电视台的人来采访你。材料已经让吉峰叔写完送上去了,可能这两天就来啦,到时候你得有个思想准备。”
韩杨听了不好意思地说:“表哥呀!你说这事儿闹的,就这么一点小事,弄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的,值不当的。”
说话间,文旺哥的手机铃声响了。
“喂,又干啥?啊!知道了。他在这里,刚来一会儿。嗯——嗯,好了,马上就到。”文旺关了电话对韩杨接着说,“咋样?咱说嘛,嘿嘿,说曹操曹操就到。你表嫂说镇领导们带着记者来到俺家里了,还问你在哪里?让咱们赶快回去。估计一准儿是小郭带着电视台的记者们来采访你了,走吧,大英雄!咱俩赶快打道回府吧。这回要看你咋好好的表现表现啊。”
“表哥,你自己回去吧,我不愿接受他们的采访,这多大点儿事呀,整的这么张扬。”韩杨固执地说。
文旺看他是这样的态度,瞪着眼睛着急了。
“你小子咋这么不识抬举?上级领导三令五申,强抓基层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新村。镇领导几次开会都提到,要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必须有先进的事迹和典型的题材。咱村多少年也没有过这么桩好人好事的义举,现在有了,还认为你是咱村的出头,能为咱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点贡献呢,上级领导也重视起来了,你倒跟俺拿上了。你是不是见不了这么大的世面怂了?”
韩杨没想到文旺哥生这么大的气,被他的一顿慷慨陈词给击愣了。
还得说孟桂珍的心数来的快,她明白文旺肚子里的那点的心思,是想借着韩杨救她们几个的事情,抓个典型整点材料,捞个‘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也好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点业绩。最起码在上级领导专项拨款的时候也有话可言。
“铁圈儿,就听你表哥的,反正事儿都是真的,你想咋说就咋说,还有俺们几个大活人在着呢,有啥事儿婶子给你撑着,把你在学校里学来的能耐全使出来。”孟桂珍看文旺真的着急上火,赶紧上前对韩杨劝道。
韩杨没考虑的这么多,只是不想把这件事闹的太热闹,便掏出红塔山给文旺递上一只笑着说:“表哥,就这么点儿事儿,闹得那么轰轰烈烈不至于吧,遇人有难出手相救这也是应该的,我总觉得让你们说的好像是啥大英雄人物似的,真是不好意思。大表哥,你别生气了,我跟你去还不行吗?”
再说文旺,刚干上这个村委会的主任还真是不容易,村里要钱没钱,想干点啥事儿都干不成,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产品不好卖,粮食价格低,大田地都不愿意种,村上也没啥副业可干,村上的青壮劳力所剩无几,几乎都去外地打工了。尽管工作尽心尽责,但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