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安定保守的共识,倒也相安无事。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已是寻常,且皇室彼此多有交际。堪称太平。

    羽宁王朝从开国已百余年。称奇的是,自开国以来,辅佐历代七任帝王的丞相均为开国公孟承敬一脉。

    经历七代帝王,传孟家四代家主为丞相。都道功高不过主,而羽宁王朝却从未传出半分的君丞芥蒂。不能不佩服孟家参透帝王心,得体知进退,如此这般君臣之道,其中玲珑心思岂是三言两语说说简单?

    同样的,不能不说羽宁王朝历代帝王用人不疑的度量。

    历代皇室颇为百姓着想,也许是前朝的前车之鉴,更是明白水亦载舟,亦能覆舟,代代秉承先人智者的仁政理念。且重视农业民生,五谷颇丰。民间百姓,虽说不上人人大富大贵,却也称得上安居乐业。民安,自然国泰。

    可,万事皆有成住坏空。

    开国至今,如此百年下来,羽宁王朝虽然是一向平顺,没有太大的艰难。实际上内部却累积了不少的弊病,动摇了基本。缓步积累的毒素已略呈显现态势。

    而此时的丞相为吴家第四代,吴辛良。他年过半百有余,在新皇定天帝的祖父天禹帝之末年便子承父业出任丞相,为相的时间虽短,却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了。他很是唯新皇马首是瞻。每每都顺着新皇心意,从无逆耳之言。

    新皇定天帝之父——天德帝林恩,登基后在位仅一年,三十九岁即薨。有传闻说其中蹊跷,但谁都明白这种大逆不道,动摇人心的是非言论,不可说,说不得。但众人都道无风不起浪,朝廷上下不免人心惴惴。

    想来在百年前,开国皇帝天安帝林达犀利的行事风格已经渐渐消去。如果一国之主失去了雷厉风行,等待的可能不是必亡局面,却一定会不利于一国上下。羽宁皇室算不上昏庸无道,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对百姓重视的贴心皇室,但皇家的好脾气,是弊端的纵容与催化。

    刚刚上位的年轻新皇正是青年热血,热血沸腾地继位,又热血沸腾地高调行事:国号顺应祖制,原本应是“天定”为之,却嚣张执意改为“定天”之号。除了丞相吴辛良,众多元老大臣们皆极力反对。

    因为众人看得分明,虽说只是文字顺序的变化,却由接受变定夺。可见其心高气傲不可一世,众元老皆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家族式的好脾气遗传和青年人的热血沸腾,嚣张行事,两种矛盾之处结合起来,使得新皇有些神神叨叨。这定天皇帝常常咬牙切齿地颁布新政,或是严查不公之事,结果往往是因为实施不利而不了了之。

    轰轰烈烈而起,却安安静静地消。种种暂表且不细说。朝中上下可见,隐隐中暗潮汹涌。纵然是朝廷局势有些不明朗,但只要百姓觉得日子过得顺利舒心,倒也不多加理会。

    所以现在,云灵站在国都永安外郭城的一个路口上,看着人来人往,店铺林立;放目而去,青砖绿瓦高低错落,稍远处依着近里坊的围墙一溜儿,竟是绿树依依,娇翠欲滴。

    左右环顾,街道上繁华热闹,男女老少各类人,相伴的笑语纷纷,独行的自在悠闲。人声伴着若有还无的乐声相闻,一派繁荣,乐事融融。

    云灵和雯秀两人刚刚告别了雇来的车夫。她们背着细软,一路下来虽然有些疲惫,但置身于这热闹的永安城,云灵还是忍不住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玩心大起。连雯秀都有些不顾形象左顾右盼,掩嘴而笑眉眼弯弯。

    边走边逛了几家店铺,雯秀开始回归正常:

    “灵灵,看天色也不早了,咱们当下紧要的还得是找个客栈安顿妥当,听说城里的客栈时常会客满的。”

    云灵心情大好,体贴着雯秀心情:“嗯,说得也是。”

    云灵从十二岁起,每年师父都会给她找点“任务”:这目的么,说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