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字,最后莞尔,评价赵琅道:“你这个人……真是容易心软。”
赵琅说:“也没那么心软,你如果真的要害明珠,我请大师除你也不会手软的。”他甚至还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补了一句:“不信你问李闻道,我可是让他替我去找了北地巫师。”
戚乐被赵琅逗的不轻,以至于她坐进了马车里还在掩着唇角低声笑。赵思乔不明白她在笑什么想要问,却又更在意弟弟的情况,一来二去便也顾不上,等她哄好赵思文,想要再同戚乐说上两句话时,戚乐已经微微阖上眼睛,瞧着是睡着了,而等她在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国寺外。
赵母是一品诰命夫人,国寺的首座自然会出院迎接。赵家一行人同来接待的僧人行了佛礼,听僧人说方丈已在院中静候着,只等赵母前来上完三炷香。
赵母是个颇为尊重佛道的人,自然不会让方丈久等,吩咐了下人几句,便要匆匆去了。
戚乐不打算去,赵琅也不太想去。
戚乐落在了后面,她问身边的小沙弥:“师父,寺中有求平安的地方吗?我想求个平安。”
小沙弥被戚乐这样温温柔柔地问了一声,忍不住红了脸,他连说:“姑娘可以同老夫人一并入大殿进香的。”
戚乐笑了笑说:“我只求和乐,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麻烦殿中佛祖了,简单些就好。”
小沙弥听戚乐这么说,便也真替她指了一处殿,说里面供的是笑口佛,若是不去主殿,去弥勒佛前供柱相也好。戚乐道了谢,提着裙角便悄悄要去。跟着赵母的侍女发现了,低声提醒了赵母一句,赵母礼佛在前,不便多言,也就仅仅只是皱了皱眉说:“随她去吧。”
侍女应了,赵琅瞧着戚乐要走,他巴不得跟着走。同赵母说了声,他觉得那边有趣,也不等赵母回答,便跟着戚乐跑了。赵母瞧着气,可在佛门种地也只能忍着,摇头叹气着“只能替他多上一柱香求求佛祖护佑了”。
首座瞧出赵母对赵琅在意的很,也笑着说了两句吉祥话。首座道:“我瞧三公子眉目疏朗、天庭饱满,身上尽是金贵吉祥之气,未来定会大富大贵,也无需多求。”
赵母听见这话哪有不高兴的,立刻让侍女多捐了一笔香油银子,虔诚无比的去拜佛了。
赵母入了主殿,戚乐去了偏殿。
她倒还真是想求个平安,也还真捻了香,皱着眉忍着被烟气呛了好几口也没丢。还是赵琅赶来瞧见了,从她手里接过了香去灯上燃,嫌弃着说:“忍着也不会显的心更诚,你一个孤魂野鬼在这事上讲究什么?”
戚乐也不拦,她在一边等着,等着还要催:“好了没有?”
赵琅:“……”
赵琅好不容易点着了香,他将一柱分给了戚乐,自己拿了一柱,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对戚乐说:“你替自己求吧,我和李闻道的我来求。”
戚乐问他:“你一炷香求两个会不会太节省了?”
赵琅理直气壮:“神佛不会在意这个,在意了就不是神佛。”
戚乐:……嗨,说的还挺有道理。
两人远离了人群,倒也安安静静地上了香。
香插在香炉里慢慢悠悠的飘出弯弯的烟雾来,赵琅还捐了点香油钱,负责护持这殿的僧人自然是要出来迎接他们。只是这僧人瞧着就没他们先前见到的外出迎接的僧人那么光鲜亮丽了,他好似刚刚从榻上爬起来一样,连衣裳都穿的不够整齐。
连赵琅瞧见了,都忍不住皱了下眉。
僧人依礼向赵琅道了佛,顺便谢了他的捐赠。他已听殿中沙弥说了这两人是来求和顺,也准备好了万字符要给两人。他先递给了赵琅一枚,再递给戚乐的时候,僧人抬头一看,登时“咦”了一声。
他递万字符的手就这么顿在了原地,反而说:“姑娘瞧起来可不太好啊,有夺魂射魄之像。怎么,姑娘是得罪了什么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