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雨雷电笼罩,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天地变色。或一日,或数日,乌云散去,重见天日。

    这便是龙女生辰,声势浩荡,无与伦比。

    孩童们听了,眨着眼睛,托着下巴,既神往,又惊惧。

    这些民间传说,是不曾有文字记载的,却很有生命力。

    早先,叶筱竹听凌安河说起,笑道:“你信么?”

    凌安河回答:“小时候自然是信的。”

    叶筱竹如孩子般托腮凝眸:“天上人间,神魔鬼怪,数千年来的神话志异,说穿了是精神寄托。”

    凌安河点头表示赞许:“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c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话的产生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同大自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当时生产工具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举凡日月的运行c昼夜的变化c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c惊奇和恐慌。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c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c意志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感的神的主宰。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原始人不想屈服,与大自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一心渴望认识自然c征服自然,减轻劳动,保障生活。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于是便有了神话的产生。由此可见,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c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同时也寄托了人类的向往和宗教的实化展现。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自然逐步被支配,人们的认识提高,阶段产生,注意中心转移;这时,对自然和社会的神化不再成为人类意识的特征,民间文学作为劳动人民生活和思想的一面镜子,从内容到表现方法上都必然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神话或迟或缓地趋于消亡,有的则变形为别的民间文学种类,如传说c故事等由于神话思维方式的残存,在民间还会产生一些关于灾异的迷信c变形的幻想和新生的鬼神,可迷信和一般的幻想并不等于神话。它们的产生,从另一侧面证实神话的繁荣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神话仍然在人民中流传。由于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变化,流行的趋势逐渐减弱;而且口耳相传,不仅会变动,也容易失传。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这正标志着文明的产生。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似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可是,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他们对这些“神话”不断地进行不自觉的阐释和发挥,一代传一代,他们都坚信这就是宇宙c人类c自然万物的起源。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对宇宙c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

    而神话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开辟神话c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很显然,龙女生日便属于自然神话。这类神话,对日月星辰c山川草木c风雨雷电c虫鱼鸟兽,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咱们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自是蕴育了无数神话传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