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筱竹去找了凌安河三次。
第一次,先是静坐无语,后来待她问出心中所惑,他只轻轻摇头:“实在是太忙了。”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到经不起推敲。
之后两回,她都是在陆队长家找到他。他与陆大明讨论着工作,真的很忙,忙得没空与她多说什么。
她的脸色苍白,像是映着年前节后纷纷扬扬的飘雪,离去。
“这是何苦来着?”陆大明有些心疼那个倔强的姑娘,叹息着:“叶老师究竟和你说了什么让你这么狠心?”
凌安河微微低垂着头,念了句诗:“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陆大明摇着头,看凌安河一眼,像是看白痴:这个人是怎么了?不是迂腐不知变通之人呀,怎么就变了个似的,人家姑娘都主动找上门了,他居然拿我的家做挡箭牌,是哪根筋搭错了吧。
凌安河宁愿自己是搭错了筋,那样便感觉不到心痛了。
“叶老师”是叶筱竹的父亲,他和凌安河谈过河?
是的,谈过,而且是长谈。
叶父和女儿说过会来上饶看看,果真就来了。只是,他没有告诉女儿他的到来,而是到了珍珠山垦殖场打电话给陆大明,表明了身份,并让对方保密,绝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他的到来,除了凌安河。他的上饶之行,只为了见见这个让女儿违背父母意愿的青年,说一番话,看看能不能做成一件事。
谈话的地点选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二人都没有喝酒,也没怎么动菜。
“这边的菜口味重,太辣,我们那边的人吃不惯”“我们那边的人”自然也包括叶筱竹,饮食习惯不合适,气质儒雅的叶老师首先从这里切入,表明自己的观点,也是他的态度。
凌安河沉默了会,说道:“这是小问题,能吃辣的就吃,不能吃辣的炒菜时就不放辣椒。”
叶父淡淡地说:“若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岂非每顿饭都要分开两份?一份辣的,一份不辣的?”
凌安河的唇角露出一丝微笑:“那倒不必。两个人若在一起,总是相互迁就相互包容的,何分彼此?”
叶父也沉默了一会,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声音有点沉:“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也是贴身小棉袄,像是不恰当的比喻,但很有道理。绝大多数父亲更宠女儿,待到女儿出嫁那天,最伤心难过的是父亲。你没结婚没女儿,大概不会懂这些”
凌安河想到姐姐出嫁时父亲强作欢颜的模样,心里暗道:“我懂的。”
叶父显得有些憔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慢慢的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我,不用追。”
果然是语文老师,随口所说便可成诗。凌安河默默的听着这个父亲表述对女儿的爱,有些感动。
叶父拨了一下菜,都是辣的,大概无从下筷:“儿女大了,会有他们自己的思想,会对某些事情自己作判断,譬如爱情,譬如婚姻。当然,婚姻大事,父母会干预,会表达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时还会一言堂,棒打鸳鸯这折戏码在中国大地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也算是五千年传承吧。三从四德固然不可取,父母的意见还是得听的。以前总讲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是反对包办婚姻。但很明显,难度太大,数千年的传统先毋论好与坏,存在即合理。年轻人易冲动,会被某些事情冲昏了头脑而失去判断力,长辈们的意见很难听得进去,但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长辈们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谁都要年轻,不犯错又怎能长大?”凌安河暗想,并没有反驳。
叶父语速不快,但措词条理清晰:“没有哪个父母会害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