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备战备荒为人民”c“工业学大庆c农业学大寨”c“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可为”c“无产阶级人民专政万岁”这些标语在农村处处可见,尤其是大寨事迹,震撼人心,学大寨,绝非仅仅是口号,那是一种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在全国推广学习是理所当然之事。

    水库动工大会上,“大寨精神”被引用了十八次,简而言之,在这莽莽群山间修建大型水库,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客观条件极差,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不畏艰险,圆满完成党和国家布置的任务,“大寨精神”便是引导精神,“大寨事迹”是成功先例,就一个字:干!大干特干,埋头苦干。

    “共产主义水库”设在婺源与乐平交界的山区间,山林气候变化大,空气湿润,雨水充沛,一到雨季,多有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在这区域蓄水灌溉发电无疑是件大好事,至于工程难度大,那根本不是问题,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最善创造奇迹!

    秀水大队在珍珠山垦殖场排在吴源c黄砂两个大队的后面,在虹冲大队之前。这种排名是指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而非创收值。说到创收价值,这四个大队自然是无法与董家山c历居c塘尾三个分场以及山溪林场相比,至于即将兴建的莲子滩茶场也是得到多方关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整个垦殖场首屈一指,前景可期。

    水库工程量大,仅凭当地的劳动力条件绝无法按时按量完成,秀水大队更是如此。大队村户居住分散,在垦殖场务工人员多,劳动力不足,军转队长陆大明却在上级领导面前拍着胸脯说,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大寨精神,革命群众也要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主动揽下了五条支渠的任务村民暗底里颇有微词,这黑脸队长在部队英勇立功,退伍回来把自己仍当作军人也就算了,还把部队那一套带了回来,五条支渠呀,拿什么去完成?可事后再看,陆队长这是“料敌机先”啊,当初的大包大揽完全是英明之举,或者是早有内部消息,关于他与场里某某领导有特殊关系这一说法似乎也得到了证实——任务分配过后不久,便接到上级通知,鉴于当地实际情况,决定从其它县征调劳动力参与水库建设,而秀水大队得到三十个名额,且有“专业人员”事实证明,这三十个外来人员绝对是生力军,对于任务的提前超量完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珍珠山c历居山一带的地质虽说以黄土丘陵为主,但也夹杂着厚厚的岩石层。秀水大队的任务中有一条支渠便要经过大量岩石层,而爆破碎石这门技术活,除了陆队长稍懂,整个大队再无第二人,仅以大队的能力,显然无法完成任务,来自上饶的人员中大部分人都懂爆破,雪中送炭啊。自然,上饶攻艰小组负责的是难度最大的那条支渠,百分之七八十都需要爆破作业。非止如此,其它小组的爆破作业段也需要他们帮忙。能者多劳嘛。

    上饶小组三十人,全都来自于三都公社黄岭大队。“共产主义水库”的兴建在整个上饶地区都算得上是重要民生工程,就便是在省里也排了号,各级领导都有指示,像这种利国利民的大事一定要排除方方面面的困难,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优良传统,在伟大领袖的带领下开创新天地

    此次援建,三都公社黄岭大队的参与,是沾了地理位置的光。黄岭大队人口不多,居住却较为集中,几乎是村村相连,田地面积相较于其它大队,实在是少得可怜,原因便是处于丘陵地带,群山环抱之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油茶树经济价值极高,茶油香而不腻,颇有养生功效,且无需人力资源,着实是“摇钱树”。而黄岭大队在整个三都公社成为“香饽饽”,却非油茶树之功,是因为矿产资源——石灰石。大队所在地有两家国营单位:县水泥厂和县建材厂。而石灰石便是水泥和石灰的原料,黄岭大队的辖区恰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