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元1139年,年已39岁的张瑜再得一女一子,白英为张瑜添得一女,张瑜为之取名张楚,而妲宜添得一男,张瑜为之取名张齐。再添子嗣,老太公张武尤为高兴,之前还未张瑜子嗣稀疏而忧虑,如今正是天随人愿。而张瑜登基之后第一次科举也隆重举行,朝野上下一片新气象。

    张瑜以当朝左丞相郭彧为主考,更是彰显朝廷对此次恩科的重视,对人才的重视。

    而上天似乎也是有意相助张瑜,全国各地皆收获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虽然中原及河北复耕面积有限,但积攒多年的地力使得庄稼长势十分惊人,加上风调雨顺,中原及河北百姓无须朝廷拨粮救济,完全自给自足后尚有剩余。而如此腾出的资金张瑜将其全部拨付到农田及水利建设上去,争取全国性丰收。

    张瑜知道:为国者,当有九年储。连年征战确实让大宋的家底败了,空了。但百姓对于那新生活的渴望却是越发强烈了。朝野上下都在注视着张瑜,关注着这个朝代的领军人。张瑜更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而金国,却是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由于财富不能像之前爆发性积累,适应了奢侈萎靡生活的金国高官大臣们已无法接受回到之前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状态,让金国人下马而就游牧和耕种,确实强人所难,使得金熙宗所推行的休养生息之策根本无法落实,反倒激起了朝野上下越发强烈的反对。而金国朝廷之上,主战之声渐渐压倒以丞相完颜宗磐为首所主张的主和之声。金兀术再次出现在金国朝堂的幕前。

    机要处,太尉秦风当即向张瑜禀报道:“陛下,据各路探马禀报,金兀术再次出任都元帅,金国朝野上下正在整军备战,随时有南下的可能。此时我军在大同驻军三万由岳飞统领,居庸关驻军两万由韩世忠统领,增加修筑新关山海关,驻军五万由隋坚统领,在燕京留守三万以策各方。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人马布置于此。如何应对,还请陛下指示。”

    张瑜道:“宋武c汉威的大军还在江南作战吗?”

    秦风道:“禀告陛下,宋武的五万大军正在平定两广,而汉威所部五万,正在平定福建,据二人禀报,虽然防抗的规模不大,但是一直在持续,更有消息探报,赵构是东南沿海各路反抗势力的幕后组织者,与朝廷分庭抗礼。”

    张瑜道:“强势打压毫无意义,下令宋武c汉威即刻帅军北上,至于沿海匪患,我建议各地官府牵头,号召各地百姓自发组建乡兵,保证各自村落的安全,之后由官府统筹调配,特赦所有作乱的匪囚,只要不再和官府作对,服从管理,将被一视同仁,按规定分配土地。以此法逐渐压缩敌军的势力范围进而让其自生自灭。”

    秦风道:“陛下之法甚妙,如此即可以保家为名调动百姓抗匪的积极性,又可从内部分化匪军,更可将大军抽掉出来,投入北方防线,一举多得呀。”

    张瑜道:“兵部即刻下令,以隋坚为元帅,驻守燕京统领北方各军之事务,让岳飞接手山海关兵马主持防务,让王德接手大同防务。同时令居庸关韩世忠所部军马前提至张家口,令刘錡统燕京两万人马进驻居庸关。另外这天津城也不可掉以轻心,让吴玠领军一万驻守,我总觉得这茫茫大海,也并非安全。”

    礼部尚书赵澈道:“陛下,此次恩科,文武各有二十名中得进士,还请陛下钦点三甲之人。”

    张瑜道:“这些人的试卷我均看过,小处有余的大处不足,也许是各方学子尚且对朝廷心存顾忌,这样,将文科二十人暂时录为九品候补知县,这江南沿海各县就是个不错的去处嘛。三年后按朝廷现行吏部用人制度依律再行提拔。至于武科二十人,全部调往北部各处边关,以兵部之法行使升迁。至于这三甲嘛,三年之后以功绩确认。”

    赵澈道:“陛下之法从古至今闻所未闻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