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魂兮,魄兮。鬼者,归也。”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

    “魄兮魂所依,魂悸而魄动。”

    “魄,阴神也”

    低沉的声音,在昏暗的烛光下响起,默默地读着古籍中一句句抽象的话语。

    “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有七魄:尸狗c伏矢c雀阴c吞贼c非毒c除秽c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

    方圆一页一页地翻阅着石台上的一摞摞古老书籍,桌上的粗红蜡烛时不时发出“噼啪”的细微响声,摇曳着的微光照亮了不足丈许的范围,驱不散周围的黑暗。

    “始皇帝二年秋,江无夜协蒙氏将军,克长平十万恶鬼。”

    “”

    “高祖三年仲夏,遣使西域,寻大摩罗心经。”

    “”

    “建安元年,鬼行洛阳,曹孟德迎献帝迁许昌,天师封城。”

    “”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贾文和驭五鬼之术窃袁营粮草。”

    “”

    “宋武帝刘寄奴,御下阴兵十万,气吞万里如虎。”

    “”

    这些书中一页页的记载,是历史长河中,无论正史野史都不曾出现过的事情。然而,方圆知道,它们真真切切的发生过。

    合上了泛黄而发脆的书页,浸油的黑色皮革封面反射着烛光。方圆身子后仰,靠在了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已经摆放在这里的黄花梨太师椅。

    他摩挲着椅子扶手,光滑的表面带来舒适的流畅感。

    这把四百多年的椅子,在外面大大小小也算是个老物件,而在这间屋子里,却只能算是年轻的了。

    方圆闭上眼,揉捏着攒竹穴。这里的书有上千本,每一本的著成时间都不下千年。即使最新的那本《捉鬼百解》,也比方圆屁股底下的太师椅早个六百年。

    这其中有近百本,甚至比《死海古卷》还要古老。当然都不是原版,原版被那些老家伙封存在祖殿中,被称为“原书”。不过即使是这些原书的抄录本,也是千年以前的事了。

    而近千年以内的这些事,自然也有记载,存放在隔壁的书库中,零零散散也有个几万本,比这间书库存放的多得多。

    并非近千年这种事比千年以前发生的多,而是随着他们公会的发展壮大,记录的更多更全面了。

    没错,公会。发展到这个时代,他们有了明确的组织称呼,“封碑公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确定下来的,为了能够在国家内合理合法的生活。

    之前的称呼则多了去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叫过“魂教”,后来招纳新人时,人家总觉得不像正派组织,打死也不肯加入,无奈改掉了。虽然现在的名字看起来也是阴森森的,但毕竟已经不愁人手了。

    还叫过“密党”,后来一位西方留学的前辈回来说,西方人管吸血鬼也叫密党,只好作罢。为此还派出高手去西方找吸血鬼干仗,最后找没找到也不知道,反正玩得挺开心,还交流了下文化。

    之后又用过好多名字,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换掉了。直到建国之后稳定下来,决定以公会的形式存在。

    早先在确定公会名字的时候,张家天师府的老爷子说,就叫“天师公会”。龙虎山和茅山的弟子,还有钟家的传人也是一个劲的赞同。

    然后在不属于天师一脉的十几个大家族和门派的注视下,张老天师只好讪讪的说,其实不叫也行。

    最后,讨论了无数次,决定以无数先辈和大家的共同目标来命名。

    封碑,封印魂魄碑。

    魂魄碑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相信,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