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至少学生科的缺勤通报上,几乎期期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可见也不是一个十分守规矩的学生。
本科学的这些东西其实很浅显,根本不会让学生接触到太复杂的基因结构,基本也只是讲讲原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就算是做题,也不会涉及到如此之长的碱基排序,可见这个学生一定是在自己研究什么东西。
现在的大学生,真正愿意沉下心来做学问的还真不多,就算是努力自习,也多半是为了考试或者考研。而更多的,则是整天泡在网吧打那个什么网游传奇,或者沉迷于乱七八糟的小说之中。
“杨教授,是这样的。”陈峥的大脑飞速的旋转着,他努力想再手上的这张纸上的内容,组织出一个对于本科生来说,既不显得太超前,又有些难度的“问题”来。
“这个载体上有三个酶切位点,但是都位于这个噬菌体的溶菌机制段上,只要插入外来基因,就会破坏噬菌体的溶菌机制。虽然不影响重组dna的表达,但是却丧失了插入后载体的自我复制能力,这是不是说明这个载体并不适用于基因重组技术呢?”
杨教授仔细的看了看那潦草的基因序列,稍稍的思索了一下,便微笑着说道:“这个问题提的不错,说明你用心看文献了。这种缺陷设计国外最近也只是刚刚有人提出,他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给陈峥简单解释了几句之后,杨教授却没有将稿纸还给他。
“嗯,有点意思。”
杨宝华教授的面色渐渐变得讶异了起来,自己手中的这份载体基因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一段完整的碱基序列,杨宝华或许还会认为,这是这个学生从哪本刊物中摘抄出来的。但是看着那一行行序列之间,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竟然将整段基因中关键的功能序列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这就让他感到十分惊讶了。
这分明是一个完整的t7工程噬菌体的基因谱啊。而且还是在经典工程载体的基础上精简而来的。
虽然在真正的研究种,对商业化的工程载体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倒也不是什么罕见的做法。只是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这种事情似乎就有些超前了。
这种修改一般都是有目的性的,如果这个设计是出自眼前这位学生的话,那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于是杨宝华便颇有兴趣的又看了下去,结果越看越心惊。稿纸的背面,同样是满满一整页的基因编码。只不过这页编码却没有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但是杨宝华依旧能够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一段用来表达某种蛋白分子的cdna编码。
“后生可畏啊。”杨教授轻轻赞叹了一句,将中的a4纸重新折起来,杨教授用玩味的眼神看向了眼前的学生:
“小陈啊,你这个载体很有意思嘛,看起来是用novagen的t7select10-3为基础修改出来的?”笑眯眯的将手中的a4纸交还给了陈铮:“s10-3本来就是很精简的一种载体了,你现在又把它精简掉了大概1.1kb,是为了嵌入你下面写出的那段蛋白表述的cdna吗?”
陈峥顿时有些欲哭无泪。
本想着用一个稍显简单的问题,将这位突然对自己十分关注的老教授糊弄过去,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让对方更加关注自己了。
眼下无论是承认,还是不承认,麻烦恐怕都不会少。
如果不承认是自己设计的,这东西的来历就成了问题。文献上是肯定查不出来的,除非这位杨教授坐着时光机穿越到2012年以后,才能找到几篇相关的文献。但是即使他看见了那些文献,问题也依旧不小,因为那几篇文章的作者,正是陈峥自己。
但如果承认的话,自己倒是能解释的通,也不怕这位老教授诘问研究细节方面的问题。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