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过来,我需要你。”
陆氏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家嫂子和婆婆,见她们低头喝粥,好像什么都没听到,就知道她们算是默许,就点点头,也没说话。
“谢谢婶娘!等我赚了钱,到年底给你和祖母还有娘,买新衣裳还有银簪。”
这话是白老夫人和柳氏第二次听了,头一回听时,还有些感动,这一次再听,却没什么感觉,只是纷纷看向激动得不行的白谷粒,心下默默叹息一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算了,不管她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不管能不能做到,只要她不做出阁的事,不去找那叫唐铭的男人,就可以了。
等到众人吃完晚膳,白谷粒将东西收拾去洗时,柳氏拉着陆氏的手,一脸慎重道:“粟米娘,我家谷粒已经这样了,到时候你跟着她去新铺子,劳烦你帮我多照看点她,不要让她和那个唐铭不清不楚。咱们白府,不能担上这样的名声。”
“老三媳妇,你要是觉得做不到,那就不用管,回头我让你们大嫂回来,到时候让她带她那两个儿媳妇回来一起去帮忙,让她们看着去。”
不是白老夫人不相信这个三儿媳妇,主要是这个儿媳妇话太少,平日里都将自己当个隐形的存在。
猛然间,要将这个任务交给她,估计她要做不到。
大儿媳妇现在的年岁也不小了,还跟着老大在外头也不是一回事。
日子也过得不是很好,加上家里人口也多,不妨叫她们回去,让她们就是。
陆氏低垂眼眸想了想,缓缓开口道:“娘,嫂子,其实我觉得谷粒这生意应该是可以的。两个人肯定不行,要往多了招人。一个收拾,一个洗碗筷,一个煮,还得一个人招待,最后一个人收账记账。光凭两个人,指定不成。”
她说着,又看向白老夫人,很是认真道:“娘,既然谷粒要做,且暗地里是让白府做靠山,那不妨就弄个大的铺面。不说像酒楼客栈一样,有个三楼高什么,那至少也得有两层才行。另外还得带个院落,得让自己人有住的地方。”
“嗯,你的提议很好,反正都要收人情,那不拘大小,都一样。现在那边的铺子应该都握在户部,回头我去趟江府或者镇国侯府,透个口风去。”
白老夫人想得很明白,她其实不是想收别人的送的东西,她想直接去找骆娇恙或者江老夫人,将白谷粒想在那边开个铺子的消息透露给宫中,到时候让太后或者皇上赏赐。
她家老爷,还有儿子们一直以来,为了大楚的老百姓,到处辛苦奔波,她要个铺子给谷粒,一点都不过分。
柳氏看婆婆居然同意,便也直接道:“娘,米府那边,要不要也透个口风?虽然米府现在日子稍稍好过了一点,但一样还是很艰难。米府那边有几个刺绣的手艺还行,要不让他们开个绣铺什么……”
白老夫人摇摇头,直接拒绝:“不了,米府和咱们府不同。我们白府这几十年来,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皇上都看在眼中的。而米府是史官,先如今顺安帝不错,有他在,米府不会差哪里去,往后会越过越好。顺安帝继位没多久,哪怕有弥补大伙儿的心思,他们这个时候开口,只会败了皇上对他们的印象。咱们敢开口,是因你们爹这两年做的政绩实实在在摆在那。不然凭借过去的几十年,我也不敢开口,那到底是先帝在位时的事。”
其实要是可以,她也愿意拉拔娘家一下,但是性质不同。她若开口和那边说了,说不好是要败了娘家。
自古以来,史官比任何官都难做。大楚的史官分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明君执政时还好,昏君的话,随时都会惹怒他们,最后落得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