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进去的丫头扶出一个穿着大红宫装的少女。只见那姑娘直直走到她面前,盈盈一拜,口中道:“参见皇后娘娘。”

    那少女微垂着头,走起路来却颇有气度,像是世家里头教养出来的姑娘。再加上她能进长乐宫窦漪房略一沉吟便有了答案,开口笑言道:“母后,这姑娘是秀猗吧,都长这么大了啊。”

    薄太后听她如此说,语调也揉了下来:“可不是,你上回见她还是个毛丫头,也不懂什么规矩,让她父亲领回去好好教导了才送来的。说来也有六年了,启儿都要做父亲啦,她也该长成了。”说到后来,语气又带了丝丝的冷意。

    少女对窦氏行了礼后已转向薄太后的方向,但到底是离窦氏近些。余光瞟到薄秀猗,发现她挺直的脊背已有了些许僵硬的样子。联想起自己早年被送去代国的情景,心中不禁微叹了口气,话中却不露分毫:“那孩子就是当了爹,没正妻终也是没个正行儿的,太子宫里头没个主事的,那些小丫头也没个庶母样子。”

    “皇后说得在理,哀家也是这么个意思,没太子妃的太子宫终究不成个体统,”从席子上站了起来,略停了停便下了台阶,窦氏见状也赶紧站了起来。薄太后走到薄秀猗旁边,牵着她的手对窦氏道:“从前是这孩子太小,现也长大了,便择个日子与太子成亲,也算哀家不辜负她父母的嘱托。”

    窦皇后颔首应了。

    临出宫门,略略偏头看去,眼里只余一片红色的衣摆。

    摇摇头:“又是个苦命的孩子。”

    男胎的事情就此被揭过一般,宫里开始紧锣密鼓地操办太子的婚事。怀孕的栗孺人仿佛彻底被人忘掉一般,依然做着品级最低的侍妾,只是添了两个伺候的仆人。

    栗氏心下委屈,自己好不容易怀了身孕,还是男胎,位份没升也就算了,宫里头稍微懂点事儿的丫头奴才见了自己都绕着走,生怕触了霉头一般。可她就是再忧愤,头上两座大山压着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在太子宫里头对着刘启抹眼泪。

    栗氏算太子宫里头长得顶好看的,不然也没机会得太子垂青,多施雨露,怀上他第一个孩子。刘启本就有些宠她,加上要娶的那个又是不喜欢的,因着薄氏还害得栗氏受了委屈,心里头对薄秀猗更是不喜。

    刘启在太子宫里头,吩咐丫头奴才好好关照栗氏,按着良娣的位份给她置办东西,也当宽她的心,别的却也没多做什么。再如何,他首先要考虑的也还是自己的太子之位,若过于给薄氏没脸,惹得长乐宫那位不高兴,自己这位子只怕得晃悠了。

    文帝也要宽自己母亲的心,现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觉得自己的娘家侄女很受重视,不会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庶子影响她的正宫地位。一边授意皇后将婚礼尽量弄得隆重一些,一边搬旨,将太子娶亲之事昭告天下,还为此赦了些犯人。

    长安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事情能以这么和平的办法落幕,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栗氏本微族,据大家探听到的消息看来,家里头未来也没能成事的。若不是看在她肚子里头那个东西的份儿上,惹得太后如此不爽快,就是拉出去灭了都不为过。

    一时间,关于太后仁爱的传言就这么传开了,大臣们都对这位有“容人之心”的太后多加赞扬。

    上头的官儿们放心了,下头办事的地方官也觉得日子好过许多,便也跟着拍马屁。太子要跟皇太后亲上加亲的事情传遍全国,百姓们街头巷尾谈论的大多都是这事儿。

    薄皇后,这个是稍稍对景帝一朝的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她因无子,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弃的皇后,生生地将后位让给了自己穿来变成的这个人——王娡。

    传说中隐忍善良,除了自请废立一事,从未在历史中留下任何片段的女子。

    对于家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