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给服务台,叫他们送三份早餐到房间里来吧!”
张曼云同志打电话时,朱逸民同志也回来了;再过了不到四十分钟,外面这帝国饭店的服务员就过来敲门并推着服务车,把早餐和已熨烫好的和服都送来了。
吃完早餐后,李克俭同志便对张曼云和朱逸民说:
“今天下午我要出去一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因为方便联系;你们就呆在房间里不要出去,以防患于未然!”
因为,此次行动乃至以后的事情是知情人越少越好;所以,李克俭同志也就没有将信件的事情告诉朱逸民同志,甚至,连自己下一步的行踪也都没有告诉张曼云和朱逸民。这一点,张曼云和朱逸民俩同志也都因为明白组织纪律;所以,也就都没有再问。
等待,是一种最折磨人的事情;为了慎重起见,李克俭同志在准备充分的情形下,迫不及待地早早就换上了和服,俨然一副日本人的模样,在十一点多的样子,便打了辆东洋车,提前去东京浅草街下町酒吧熟悉环境去了;因为,是人力东洋车,路途相对较远,当来到浅草街下町酒吧附近时,也快中午一点钟了;于是,李克俭同志便在下町酒吧对面的一个小餐馆里,要了一份日本料理,悠哉悠哉的吃了起来;他看似不经意地用日语引诱话题c对餐馆老板说:
“唔!你们的这个料理太好吃了,比对面那个酒吧的东西要好吃多了!”
餐馆老板听了后,高兴地回应说:
“谢谢您的喜欢!请问?听口音,您应该不是本地人吧?”
李克俭同志回答说:
“不是,我是名古屋人,因一直在满洲工作,所以,口音都有些变了!”
餐馆老板好似明白地说:
“哦!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您说对面酒吧的东西不好吃呢,那可是有钱人才能去得起的地方啊;而且,去那里的大多数都是当官的军人;他们去那的目的不是为了东西好吃,而是为了要讨好酒吧的老板;因为,那个酒吧的老板是个陆军将军的父亲,而且,那还是个远房的皇室宗亲呢!”
李克俭同志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听了餐馆老板的话后,不由又朝对面酒吧多扫了几眼,发现,还真大多数都是日本军人进进出出;于是,他一边应付着餐馆老板说: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一边便想:“对方为什么要约在这么一个地方见面呢?难道?”。
当即,李克俭内心决定:
“哎呀!不去想它太多,不管怎样,反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说实在的,已经不光是执行任务那么简单了,这其中不免也有人性的“不甘示弱”在作祟!
第四节初露端倪
也许是“艺高人胆大”,李克俭同志在下町酒吧对面吃完午餐c付了账,就故意又到外面绕了一圈,就提前进入了下町酒吧;刚进到酒吧门口时,一身穿和服的年轻漂亮女子,便从酒吧里面,上前叠手捂肚并鞠躬说:
“您好!欢迎光临!”
李克俭同志则故意大摇大摆地往里面走;当看到酒吧大厅里那进进出出,穿着军服c挎着军刀的日本军人,和里面全是写有春c夏c秋c冬c梅c蘭c松c竹等“榻榻米”包厢时,心想:
“这中华文明的风雅,倒是给小日本这个狂热的国家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多大的讽刺啊!”一时,内心不免五味杂陈。
李克俭同志自己找到“梅”字间后,便敲了敲门,见没人回应,就直接推开门,进到里面脱了木屐,也按日本人的习惯盘坐在小方桌前的座垫上;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
不久,刚才在酒吧大厅里的c那位年轻漂亮的日本女子敲门进来,并端来了茶水和点心;其放好在小方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