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头一低就走过去了,连应都不应一声。

    只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她开始有自己的思想c有自己的脾气。对于娘有时候说她笨或者是责备她活儿干得不够好,不喜欢她回老家的话,她开始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父母亲希望她能在遇到不满的事情时哪怕能争执两句,她却在心里渴望父母亲能亲近她一些。她渴望父亲能说她两句,哪怕打她一顿都可以。

    她希望母亲能对她温情些,不要和她讲那些道理。那些道理是好的,但她还是听不懂,听了后还是云里雾里,还是觉得畏惧而不知所措,她只希望,能够说话时拉拉她的手,抱抱她的肩膀,拍拍她的肩也是可以的,这样,她遇到不懂的就会自如地去和大人去交流去询问。

    只要用足够温情的身体语言消除了她那对父母的冷峻的畏惧感,其实,无论是做事的慢劲儿还是主动性,都会完全不一样的。

    但她实在是不懂得和亲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只好在遇到被父母亲责备时一边按照理智不和父母顶嘴,一边在心里生闷气,既生父母亲的气,也生自己的气。

    草儿和她的父母亲之间的爱与被爱,便是这样错位而行:父母觉得已经很尽力地给她讲道理教育她了,她却完全听不懂道理,心里只一味地渴求着父母亲情感和身体语言上的亲近。

    草儿更加每晚在她幻想中的理想之家里玩着一个人的过家家:草儿既是那家里的父亲母亲,也是父亲母亲的孩子。草儿还时常把白天娘对自己责备的场景在幻想的过家家里重演一遍。

    比如,理想之家的孩子在洗菜时,锅里都要冒火了,做饭的母亲便会说:

    “啊呀,还没洗完呢?没关系,没关系,妈妈来帮你洗,你先看看妈妈是怎么洗的,下次要洗快一点哟!”

    孩子便会愉悦地回答:“啊,妈妈,对不起,我洗慢了,下次一定洗快一些。”

    为了把菜洗得又快又干净,孩子还会自己在闲暇时间和妈妈请教,多练习几次,或者偷偷地练习,或者让妈妈指点着来练习,直到达标为止。而妈妈便会如同奶奶一样,没事就会抱抱孩子,或者去哪都会主动拉着孩子的手,亲密无间。

    但是现实中父亲母亲却几乎从未拉过她的手,而他们在吩咐自己做家务方面的苛责,更令草儿从小就厌恶极了做家务。

    她讨厌做家务,觉得家务事比不上学习来得重要,简直就是在耗费她的生命。

    这种对家务的恶感,很大程度便是因为学习有老师一步步明确地教着,学习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无人干涉指责,她是放松的愉悦的,不像做家务,时时都被管制着,做的时候,担心做得不好令父母不满意,不做的时候,又担心无事可做被父母责备懒惰,总令她纠结烦闷。

    但她的父母亲却觉得她这样的好吃懒做还笨拙,更是应该要训练她,否则,将来可怎么去操持一个家呢?草儿和她的父母,始终都不能彼此理解,他们,始终都在和自己的女儿背对背地对立着。

    而这样的恶果,并不仅仅是草儿的烦闷或者是对家务的厌恶,更为深重的是,草儿从小在心里生出来的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恐惧,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存在而有所缓解,反而加剧了。草儿的诸多天分,便在这让草儿满是紧张c焦虑c恐慌c烦闷而又无可奈何c手足无措的家庭环境中被压抑了下去。

    当然,家里也有阳光,娘也是会有鼓励她的时候,或者对她和颜悦色的时候,甚至她喜欢的同学,娘还在家里热情招待。但这些比起草儿因为在家里而生出来的阴影相比,实在是太弱的光亮了,无法唤醒和释放出潜藏在草儿心底里自生的热情和阳光,草儿仍陷在自己内心的焦虑苦闷的情绪沼泽中。

    的确,对于12岁以前的孩子,父母更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