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腾的父亲在办公室里狠狠的数落着钟宁父亲钟兰庭的不是,看着周围老师憋着的嘴想笑又不能笑的脸。钟兰庭觉得很丢面子,可是出于公职人员的身份还是憋下去了,只是在心里打着什么小九九就不足为外人道。
。
很快便在老师的劝和下对事情做好了沟通,钟兰庭赔了王晓腾几套新衣服了事。看见钟宁有点嘚瑟的走出了办公室,王晓腾没说什么,只是觉和这样的人生气不值的,有的只是对惹事了,害得父亲大老远走了7,8公里的山路来到学校,一会还得走回去。他很愧疚。父亲拉着王晓腾走到了学校外面的小商店里,给他买了一块钱的小零食,(当时一天就只有10块左右的工资)。嘱咐儿子要好好学习。
望着父亲走远的身影,王晓腾觉得不能再藏拙,要变得优秀,做一个让父亲骄傲的学霸,可能会比以后挣钱给父母更加令他们开心。
王晓腾把零食放在宿舍,就回到了教室,重新翻开了书本,并认真的去看,去记忆,去背诵。虽然他会很多可能比老师都要懂可是,课文填空这种东西还是要去认真记忆的。要不然到了考场你就算能写出比试卷上更美,更有内涵的文章也没用,零分,应试教育就是这么强大,没有办法,乖乖的拿起书认真背诵,只是还好王晓腾从小就记忆力超强。加上一有趣的灵魂在,一切都没有问题的。
除了偶尔和邱山,郭春节出去玩玩,其他时候都在教室里,要么完善他的发财大计,要么系统的复习1到6年级的,拼音,课文。争取靠一个好的成绩,要么去和初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去借各科书本,不断完善着自己前世的疏漏,不能吃老本,这世争取靠到过几年就要分类的985别像前世一样搞个二本,好的学校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尽管他以后可能压根就用不上,但他还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
所以他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因为要赚钱以后在学校的时间不会很多,他不是神童不是上帝,没有全知全能。只能不停的给自己充电,压迫自己的潜能。老师开始见他也都找他麻烦,可是王晓腾用事实回应了他们,每次小考都是科科满分,老师也就当做没看见,有的老师甚至还过来指导他。除了不在调皮,爱好学习这些老师眼里的优良品质外,好很聪明,学霸潜质满满。
。。
当然这是王晓腾开挂了,没有前世的经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表现。在哪个老师还园丁的年代各科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个满分,学校也沾光,老师也有奖励。所以王晓腾成了老师的宠儿,加上王晓腾不停的给两个好朋友补课,也让邱山和郭春节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班里的地位水涨船高。
。
最后一次放假回家,走了很远的山路回到家的时候,看见了父母,还在田里劳作,家里还承包了一个村里的砖瓦窰,所以家里的条件还不错,和村里其他人比起来好很多,村里只有一个大学生叫邱兴明是读的航天大学,是文革后不久高考恢复已来,乡里唯一的大学生,报名的时候敲锣打鼓的,放鞭炮一直放到镇上,他毕业后就分配在cd某航天发射中心工作,一两年后就把他父母接到cd去了,当了城里人。城里人在哪个年代可是身份和福利的象征。
。
父亲是小学文化,但是喜欢做一点小买卖,走了很地方,听过不少的事例,读书是在农村一个很好的出路,考上大学或者中专都包分配,变成城里人,一辈子都吃公家饭了,当时叫铁饭碗。一直很鼓励王晓腾和哥哥王晓江,可是哥哥中考失败,没有考上,就辍学跟村里的人一起出去打工了。
。
所以王晓腾成了父亲唯一的希望,知道父母在忙农活,他到家就开始做饭,打扫卫生,在这个阶段他就算有几十年的经验也没有用,只是希望让父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