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尾桥似降落在湖面的虹,整座桥在夕阳下闪烁着瑰丽的光芒。它完全由琉璃砖建造,桥身竟仿佛能被看透一般。据说人走在桥上,能看得到桥下的湖水。

    苏鸿羲还未踏上桥头,一阵铺天盖地的鞭炮声应时地响起,紧接着,在震耳欲聋的声响中,一幅巨幅的墨迹从桥上垂下。

    那便是副使邶文林口中的大礼。

    极清淡的水墨绘成的画卷,似是远山风景。画卷风景之上题着硕大的“愈馨”二字。那样夺目的字迹

    苏楹徐徐走上前去,直到父亲身旁。

    她听到邶副使颇为自得地告诉父亲,这巨幅水墨是出自化州名士忻英资之手。

    她听到副使等人说起求得忻英资墨宝的自豪。

    爆竹声越来越刺耳,支使似乎是在描述什么,周围的巡官们也在用同样的神情表达着。

    他们说的,似乎是同一人。

    父亲依然是那样淡然的神色,他侧耳倾听着。只不过这次,他点了点头,带着赞赏的目光。

    苏楹静静地望着那幅字。

    她从来都是以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一切,挑剔地对待许多人和事。而眼前所见让她无从挑剔。

    她定睛望着桥中央垂下的水墨字迹,觉得字迹仿佛未干,仿佛一人正挥毫提笔,就在眼前。

    想到自己临摹了一遍又一遍的兰亭集序

    若王羲之在世,是否也会感叹于此人的丹青之手

    迎接信任节度使的礼炮声总算是停下了,红色的碎屑在父亲与诸人的寒暄声中,在众人劳顿奔波的喧嚷声中,在对桥上巨幅水墨的夸赞声中一点点地落在澄静的湖面上。

    夕阳斜照的同时,卷起灿烂的晚霞,染红了飘荡中的云朵,绘成婀娜的浪花,一朵串着一朵。

    苏楹只记得走过马尾桥,进入了真正的化州城门,之后她坐进华丽的马车,马车停在了新的府邸。

    她自幼在京师陵都长大,多年来不曾离开过,而忻英资忻星阑之盛名,经年前便冠绝帝都,多年来,未有继之。

    那会是怎样的人?她在心里勾勒着,钦慕之心渐起,只是不自知。

    匾额上大大的两字“苏府”,那很华丽的府邸,不过匾额上的字迹,好简陋。她这一路都有略微的恍惚,脸上挂着看不懂的浅笑。

    长姐惜梅带她到新的闺房,布置和在陵都的家中没有过多区别,只是景致别具一格,然而她似乎没有那样的心情来感受这新宅。

    兄长苏雨华随父亲赴宴去了,母亲与她在安排家中的一切,管家王合指挥着一众仆人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眼看天色越来越晚,不一会晚霞便不见了,留下淡淡的月光。母亲的婢女如柳带着一群侍女将崭新的纱灯一盏盏点亮又挂起。

    苏楹看众人忙碌奔波疲累不已,便叫各人散了回各自住处,待第二日再行布置,毕竟不急于一时。

    众人告退之后,苏楹陪母亲用了晚膳,虽然过了晚膳时间,但面对一桌的美食还是不能辜负。饭后闲聊了一会,谈到了一路的见闻,谈到了此处风光,最后谈到了父亲苏鸿羲。

    这时天色已经差不多完全暗下来,苏夫人吩咐服侍的侍女退下歇息,惜梅也早早地回房去了。

    苏楹把如柳点亮的几盏灯放在屋内的花台上,众人应声而去,屋内只剩母女二人。

    苏楹先倒了杯热茶给母亲,又走到母亲身后帮母亲摘下头上的发饰,一边摆弄着,一边笑道:“苏小姐给您梳头,感觉怎么样呢?”

    苏夫人闲适地靠在竹椅的背上,笑道:“昨日你父亲还说呢,从前在陵都,你藏着也算贤淑,如今来到化州,你必然要放肆。”

    “娘这话我可是听不得的,什么叫放肆嘛!”苏楹一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