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回不得娘家了。原就该是回娘家的日子,总不能为了接待小姑娘家都不让回罢。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叔母自那次姑姊说错话的事情之后越发的不讲究起来。
妈妈听说也觉得无法可想,只得不情不愿的允了叔母娘家去的要求。顿时叔母在大娘子心中的形象高大了起来。也让大娘子对自家妈妈的欺软怕硬的性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大娘子私底下问自家娘娘说:“为何娘娘不回外大人家啊?”
顾娘子道:“总不能小姑回了娘家一个嫂子都不见,全由娘娘接待罢,奴好歹也做了她这十几年的嫂子了。娘家何时回不得。况且你外大人家路途远,两日也无法来回,何必与她们争这个。”
听了这番话大娘子才发现自家娘娘非常有想法而且十分有远见。
大娘子也没有时间再纠结于此了,姑姊一家晌午不到就来了。其实大娘子一直以来都很困惑姑姊一家为什么能够这样迅速的来。明明上一次自家去县城卖樱桃都画了很多时间再路上的啊?
不一会儿大娘子的疑惑就解开了。
姑姊一家到的时候不算太晚,但是妈妈还是已经去到门口望了好几回了。姑姊家一到就被妈妈接个正好,于是一行人说笑着走进来。
“大郎,你几个还不快快出来与你姑姊姑丈行礼问好。”妈妈一进门就大声呼叫大郎几个,其实也是提醒家中诸人姑姊一家到了的意思。又说:“你们今日怎么来的如此之晚,莫不是未坐上驴车?”
大娘子几个放下正在练习的字帖,慢吞吞的走出房来。听到这几句方恍然大悟想到原来姑姊家时坐了驴车来的,难怪比牛车快啊。也难怪姑姊每每回娘家都是要回来吃晌饭,下午就能够回的自己家去。
新年前后几日正是天气冷的人受不了的日子,大娘子几个无事不是在外漫山遍野的跑着顽就是在房里烤着火盆看些儿书,习几个字。
出得门来,大郎先是问了姑姊姑丈好又与杨家的大表兄二表兄并大表姊相互见了礼,大娘子也做了,才算是斯见过了。于是又要杨家的几个孩子都同大娘子几个去耍。
大娘子心想道:这次不知道这杨家的小霸王又是个甚么样子,莫不是又故态复萌了罢。
一路想着也一路就随大郎将他几个带了平日读书识字的房间去了。三郎这些日子正是学着要走路的时日,每日里都是见什么竖着的就想去扒着爬起来,故而并不敢叫他往读书习字的房里来,就怕他扯掉了纸张什么的。
如今虽带的是杨家的几人去,大郎十分紧张,就怕杨家二表兄将东西糟蹋了。
大娘子虽也担心但是并未太过计较,反正笔墨纸砚都不用自己给钱,若是毁坏了也好,免得日后杨家来了人妈妈就叫自己几人带他们来小书房。忒讨厌,杨家二表兄每一次来都要惹得大娘子一阵好生气。
果不其然,不出乎大娘子的预料,杨家二郎一进门就迫不及待的要拿了大郎刚才蘸好了墨正要写字的笔就要往纸上画。大郎忙阻止到:“二表兄莫要乱画,这纸笔不能如此破费。”
杨二郎一听就不高兴了,转身利落的跑出了门。大娘子心想“完了,一准儿告状去了,还不知道那个极品姑丈又要闹出些甚么事儿来呢。”
果然外面传来姑丈的声音道:“原我二郎到了外大人家不过是用用别人剩下的纸笔也不能够啊,就不知是甚么了不起的金贵东西了,我家二郎是个粗的,原也不配使那些金贵的东西。”
大娘子顿觉无语,果然有什么样的阿爷就有什么样的儿。
转眼就见杨家大表兄同大表姊都会死一副羞惭欲死的表情,大娘子又想到这两个原不算的,大约是歹竹出好笋罢。不过杨家这样的家庭还真是少见,大儿子与大娘子都是懂得人情世故又知礼识礼的人,却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