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冬舂就是在腊八那日舂米,大娘子特意问了大郎为何要在这日舂米,大郎答说是为了这日舂的米坚实,可得米较其他三季更甚的缘故。

    冬舂之后就是送“馈岁”了,路上随处可见挑着担子送酒肉的,大郎他们都叫这说是“送年盘”。李家也与姑姊家,顾家同萧家送了年盘,当然也接到了这几家的年盘。

    村里家家户户的都有不同的东西送人或是收到别人家送的年盘。李家也与宗族里并几家较亲近的人家送了年盘。

    要说今年收到的馈岁最多的人家非杨教书家莫属了,村里的人因感谢杨教书的慷慨和帮助几乎家家户户都往杨家送了年盘,还是几家和在一起送的,是为了免得杨家回礼太麻烦的意思,闹得杨教书不得不将那些年盘大部分都喂了私塾里的那些个小馋嘴们。

    大娘子吃的是每日里连饭都吃不下了,一连吃了好几日才算完,大娘子就此将村里家家户户的美食都尝了个遍。

    送完年盘杨教书家的私塾就放了假,各家的大郎小郎的都仿佛脱了缰的野马,除了像李家这样家里有个好学的姊妹的,农家的孩子大都不喜读书,在他们心里读书哪里有到处顽好啊。

    况李家村并不算是什么富贵的村子,村里人的生活也不算宽裕,若是要大把银钱撒出去拼一个不知能不能考的中的秀才,这在农家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而杨教书对那群儿郎也就不过是教一些字,读几本书,日后能做个账房罢了。

    就李家大郎二郎若不是有个好念书且又受宠的大娘子比着,怕念书还比不上比自己小的姊妹哪里肯下死力的念书啊。

    因有了大娘子在杨家识字读书的,大郎二郎都提着一口气就怕惹了祸被大娘子一状告到自家爷娘面前故而收敛了不知一二点。杨教书见在这一群调皮捣蛋的儿郎中唯李家二人还有一丝读书人的样子故而对大郎二郎越发的严厉起来也就不说了。

    时间一入了腊月就跑得飞快,不几时就到了;腊月廿四这一日。

    这一日是祭灶的日子,一大早的妈妈就带着两个新妇忙活起来,准备好祭祀用品之后女人还不能够参与祭灶。

    又有古语云“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就是讲的祭灶的事,说是用酒糟涂灶君的最将其灌醉,避免灶君“朝天欲言事”的时候讲了自家的坏话。

    第二日就是廿五,农家廿五这日初更后就要燃起一大堆火,讲究火要燃的亮如白昼,这样来年才有好收成。大娘子小人儿也没那个精神等着烧火盆,早早的就睡了。睡到半梦半醒间觉得窗外亮堂堂的也不知是个什么事情。

    腊月廿五的时候不止烧火盆这一项,还要在入夜后去田地里用高高的竿子点燃,照的整个田地都亮堂堂的才好,据说是谁家更亮明年谁家的稻桑就更好,与烧火盆有异曲同工之妙。

    过完这些日子也就到了大肆准备年货的时候了,李家由大娘子阿爷同叔父一起出动,先是去了集上将日常使用都换了回来,接着就是去县里了阿爷与叔父在县里足足待了一天,第二天傍晚才背着背篓挑着担子的家来了。

    这也就算是将大部分的年货都置办齐全了。

    大娘子阿爷原以为再不用跑了,结果整理的时候发现自己忘了桃符。

    “这可如何时候?这时了桃符也不知还能不能买到啊!”李家妈妈苦恼到。

    “妈妈原不用操心,不若叫大哥拿了东西去求了杨教书写一副桃符罢。杨教书的字难道还不比那些卖桃符的好?”大娘子在旁边劝道。

    果然又央了杨教书求了一副桃符了事。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