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实际上呢,陈淑兰从来都对这个“娃娃亲”毫不知情,甚至对她而言老郑这个人她也没有什么印象。说是一起参军,但他们同地区一起参军的有几百人。说起来,这一切都是老郑一厢情愿的暗恋罢了。     陈淑兰家里有两个哥哥,她是最小的那个,所以一直很受照顾,读军校后,她一心都在学习和训练中,信件也一直是由在军校执教的二哥转交的,所以根本没有收到老郑的来信。     从军校毕业后,陈淑兰凭借一手拉得极好的小提琴进了总政歌舞团,到处参加演出,和基层士兵的老郑根本没有交集。直到三十多岁,她才和一名弹钢琴的演奏家相识相恋,退伍后两人在军校执教,琴瑟和谐。六十岁退休后,到处旅游,也办理培训班教一些小朋友。     老郑夫妻俩最后终于见到了陈淑兰,这个优雅了一辈子的女人,正和丈夫戴着花镜共同看一本曲谱。     ……     这是一个亢长又充满误会的故事,而陈淑兰这个角色看起来简单纯粹,实际上却是很难驾驭的。毕竟故事发生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都是朴实的。     故事并没有过多着墨写两人的原生背景,但可以看得出来,陈淑兰出自于一个比较有条件的家庭。毕竟不管在什么时候,能够在军校执教的,肯定不是简单人。同时,她的家人又是很前卫和开放的,能够允许她三十多岁才结婚。     而这些,似乎又和老郑所说的“娃娃亲”有些矛盾,毕竟这样的一个家庭,怎么会给女儿定下娃娃亲呢?     两位主角的故事看似没有交集,实际上却是有的。比如说陈淑兰参军时,本来家人可以给她一个更好的条件,可她却坚持从基层做起。这在她本人看来是不搞特殊,在对她有心思的老郑看来,却是她在迁就他。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