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一早,赵夏宝c赵秋宝c赵冬宝吃过饭就出门了。赵老汉知道他们是去找房子去了,也没管他们,带着大房两口子去地里施肥。现在天渐渐地凉了,雨水也少了,地里上了肥,经过一冬天,来年开春时,荒田还能肥上几分。自家的33亩良田都是这样养护得来的。至于家里的活计,那几房不是还住着他的房子嘛,那就得给他干活。这事儿,自己不用说,家里的老婆子都能安排好。

    哥三个一起出门,先后脚进的家门。赵老汉和大房一起吃的晚饭,之后,大房媳妇方氏给赵青氏熬了碗黍米粥,还煮了两个鸡蛋。这时,赵青氏还做月子呢。赵冬宝在外面吃了酒,一身酒气歪歪劣劣的回房了。赵秋宝饿着肚子耷拉着脑袋也回房了。赵夏宝拎个布包回房不久,周氏就找春宝娘要厨房钥匙和分给二房的粮食。

    春宝娘骂骂咧咧的的开了厨房,看着周氏煮了八碗红薯粥,二房一家子把粥端进房里吃了,等周氏出来送碗时,春宝娘分明在周氏身上问到了肉包子味儿,本想立即冲进二房臭骂一顿的,想起夏宝那双阴狠的眼睛和大孙女赵思思的利嘴,不得不压下火气,低低的骂了一声不孝子,用力的锁上厨房门,连周氏和老二把二房的分家粮拎走也当没看见。

    分家后的兄弟各奔前程了。

    赵冬宝直接拿出分家银子盖了两间屋子,围了个大院子,自己在新房子忙了半个月,把小家布置的妥妥当当的,等赵二妮儿刚满月,四房一家子就搬出去了。

    赵秋宝两口子这些年被赵季海老两口子拿捏着,身上就20个铜板的私房钱,还是韩氏那独眼的二哥带着娘子和孩子给他家盖了一间泥草屋子,搭了半截灶房,三房算是有了落脚地儿。

    赵夏宝天天不着家的忙上半个月,不声不响的带着一大家子搬到县上了。等赵季海老两口得信儿时,赵夏宝早已经把分家田卖了,在县里赁好了屋子。

    赵夏宝自小就是个淘小子,5岁那年,老爹把大哥赵春宝送去了私塾,大哥有了书房,不再和他们挤在一张炕上,每天大哥都穿得干干净净,跟爹吃小灶,慢吞吞的摇头晃脑的背书,在雪白雪白的纸上写字。这些都让夏宝感到新鲜好奇。

    赵夏宝每天听大哥背书,觉得大哥好笨,自己听几遍就背熟了,可大哥还是背的磕磕巴巴的。他偷偷溜进大哥的书房,想学着大哥写字,被大哥骂了一顿,爹娘好一顿打,身上疼了好几天,耳朵嗡嗡响了大半个月,他爹的大巴掌照着他的后脑勺狠打的好几下,爹娘打得他失禁了才停手,赵夏宝躺在炕上又拉又吐的,是他的小伙伴现在的小钱大夫求着钱大夫给他用了好药,他才慢慢的养好了的。

    再后来,他每天打完猪草就站在私塾外听课,才听了几天,就被大哥告了爹娘,回去后又挨了一顿胖揍,之后他跟爹娘和大哥的感情渐渐淡了,每天木愣愣的不说话。以后,大哥被村里的孩子欺负找他和三弟帮忙报仇时,他就木愣愣的陪着挨打,挨骂。连爹娘都说把这孩子打傻了。

    再后来,赵夏宝12岁那年,舅舅来村里给人家打家具,爹娘让他帮着打下手,舅舅看他有灵性,想收他为学徒,爹娘舍不得他这个好劳力,把将将7岁的冬宝给了舅舅当学徒。

    夏宝能吃,在地里干活能顶秋宝两个。赵季海两口子在吃食上节俭,夏宝和秋宝的一天的饭食都是有数的,夏宝每天干活还吃不饱饭,脸长得一条条长的,身上瘦的吓人,农忙时节干地里的活儿就没长劲儿。赵季海跟春宝娘说了几回,让给夏宝秋宝添饭食,春宝娘不舍得家里的粮食,就每顿饭多给一碗菜汤半个野菜团团。所幸地里的活计耽误的不多,就是秋宝小时候累的狠了,身子骨不结实,干活不是个能出大力的。

    赵夏宝长得高瘦,12岁起就带着秋宝在县里找活计干。秋宝身子骨看着就弱,找到的活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