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救韩军营寨也不行,影响了两国邦交,他这小小的三流武将同样吃罪不起。
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魏军主将一咬牙道:“给你三百兵马,你二人自去救援!”
话音刚落,魏军留下一百常备军,两百郡兵,头也不回的撤了,只留下两员韩将在风中凌乱。
六十名精锐亲卫,一百常备军,两百郡兵,近四百人看似不少,可真正能野战的,也只有一百六十人,剩下的二百人在野战中除了呐喊助威,也就只能打打顺风仗。
就这点人还怎么救援营寨?
在亲卫的口中,赵军围攻营寨的可是有两三千人呢!就算这里面只有一半常备军,也不是如今他们俩能抗衡的。
可魏军已经撤了,他们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硬闯了。
回头再说魏军主将,他带着人火急火燎跑回来才发现,除了营寨周围插着几支箭矢,连一个所谓的“赵军”都没见。
叫出守城的将领一问才知道,周围的树林中烟尘滚滚,几十名骑兵游弋骑射,像极了赵军精锐“胡衣卫。”
在赵国的常备军中,有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号称“胡衣军。”
他们的实力与韩国的“材官,”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等同。
唯一不同的是,韩国的“材官”重弓弩。魏国的“武卒”是重步兵。而赵国的“胡衣军”则是不折不扣的车骑混编部队。
“骑射”是赵国胡衣军中“胡衣卫”的重要标志,列国的军队很少能做到。
而且这支骑军装备齐整,一看就不是易与之辈。能在楼邑境内出现成建制的骑兵,除了赵国还能有谁?
守将的分析是对的。
可怪就怪在,这支骑军来去匆匆,等魏军主将回军之后,他们已经消失在远方的密林中无影无踪了。
“坏了!中计了!”
反应过来的魏军主将马上就看出了不对,这些骑兵的目的明显是在逼迫他退军,那赵军的目的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
没错!
如今的魏军主将已经可以肯定,攻打韩营的军队就是赵国的正规军。
否则在楼邑境内,别说成建制的骑兵,就是能找出来几十个都困难。
就连他的魏营之中,除了武将和一些亲卫,也没几个有这样的实力。
他可不知道,魏营的守将为了推卸责任,直接将一二十人的骑兵说成了成建制的“胡衣卫。”
此时的他来不及解释,嘱咐守将但有不敌马上求援。并派出亲卫前往交关报信后,立马后军转前队,火速出兵追赶韩将。
可等他千辛万苦一路急行刚出北山,后面求援的骑兵又来了,而且这次告诉他情况危急,“胡衣卫”已经迫近营寨一箭之地了。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即刻回军救援营寨了。即便他已经能隐约听到远处的喊杀之声,可死道友不死贫道,先解了自家的危险再说吧!
虽然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事情不太对劲,可魏军主将却不敢赌,万一攻寨的真是赵军的主力胡衣军怎么办?
就这样,魏军再次走了回头路。
一心想和赵军厮杀一场的魏军主将回来后差点没气岔了气,别说敌人,连“胡衣卫”的毛都没一根。
这时候他要是还不知道自己中计了,那他就真是头猪。
而魏军在山中反复转圈的时候,两员韩将带着麾下也一头扎进了姬阳的伏击地点“一片峡。”
一片峡距离韩营两里半左右,一面是陡峭的悬崖,一面是干涸的河床。河床与山崖之间,有一条不足两米的小路连通两端,路面与河床的落差小的有数米,大的有十数名,是一处天然的险地。
这样的地形若放在